天天看点

品读|藏在手艺里的脸面

品读|藏在手艺里的脸面

文〡崔修建

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

早市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老程守着自己的小摊,卖几样寻常的时令蔬菜。

老程的菜不是从批发市场弄来的,而全部产自家里的小菜园。纯天然的绿色产品,大小不匀,色泽也不醒目,就那么随意堆着,在周边那些品相鲜亮的蔬菜比照下,显得有些土气。

也不同于众多摊主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老程只是静默地坐在小马扎上,脸上一副随缘的平和。

偶尔,有人在菜摊前蹲下身,一边挑拣,一边抱怨老程的菜品相不佳,讨价还价地要求他价格优惠一点儿。

这时,老程便一脸的不高兴,嘴里嘟囔着:“我的菜都是自己种的,产量低,成本高,一分钱也不能再让了。”语气里明显有“我的菜只卖给有眼光者”的意思,仿佛菜价关乎着自己的名声,是不可随意变动的。

老程的倔强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识货的顾客会特意到他的摊前选菜,而且多是回头客,或者由朋友推荐过来的顾客。

对买菜者,老程有时候也会自恋地炫耀一句:“这菜的味道里,藏着我种菜的手艺呢。”而种菜的手艺究竟是如何藏进了菜的味道里?他并不多解释,留给买菜的人带回去慢慢品味。

对老程而言,卖菜赚钱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得人们对自己种菜手艺的尊重。他亲手种出来的那些菜,看上去并不光鲜亮丽,却有着独特的品质。

很少被人赏识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们已经被过度包装的浮华裹挟了,难得俯下身来细细打量,看见那些朴拙的美,以及有内涵的真。

老程说过一句耐人琢磨的话:“我种的菜也是有脸面的。”

手艺里藏着的脸面,正是他对自己活法的肯定。不卑不亢,如风行水上,一派天然,人间烟火中透着诗意。

品读|藏在手艺里的脸面

还认识一位已经80岁,身子骨还十分硬朗的老木匠,他喜欢亲自动手打制适用的木器。比如要打制一把老样式普通的椅子,他会像完成一项重大工程似的,精心去选木料,看、量、推、刨、凿、磨……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

他的孙子曾有不屑:“就是件普通的手工木器,差不多就行了,现如今谁还在意你那些过时的手艺?”

老木匠立刻纠正:“我自己在意啊,我做的每个物件里的手艺,都代表着我的脸面,不讲究脸面的,不是真正的手艺。”

孙子惊讶:“手艺里还有脸面?”

老木匠不容置疑:“当然有。你的眼光,你的汗水,你的精气神儿,都藏在你的手艺里,那就是手艺人的一张脸啊。”

“你的脸面都藏进了你的手艺里”——这是我听到的关于手艺最贴切的诠释。一句朴素的表白,将珍视、敬重全融入在寻常的劳作中,陡然有了令人起敬的尊严。

那天,在网上看了个纪录片《讲究》,意外得知,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都有着精心制作的幕后故事,恍然发觉:手艺里的脸面,其实就是手艺里的“灵”与“魂”。

那些讲究的手艺里,凝聚着岁月沉淀的情愫,彰显着时光打磨的高贵品质。

责编:张初 | 校对:秦黛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