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作者:岛主说事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对于曼施坦因在二战指挥作战的成绩,一些人认为他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算得上是他指挥生涯的巅峰之作。但是,如果仔细地分析下德军统帅部为什么勉强才同意他制订的反击计划,又不能不让人怀疑曼施坦因对当时的战场判断是否合理和正确。尽管德军确实打赢了,而且还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但带来的一系列麻烦问题也接踵而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后来人们质疑的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该不该打?而且曼施坦因在这场反击战中的表现并没有外界评价的那么神奇,如果不是阿道夫两次亲临前线督促,曼施坦因都不一定有发动反击的决心和信心,换句话说,哈尔科夫反击战并非曼施坦因一己之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反击战是如何发生的。

01德军为什么非要重新占领哈尔科夫,曼施坦因又是如何丢掉哈尔科夫的?

关于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的表现,大多数二战爱好者都愿意只看作战的后半场,却对曼施坦因如何丢掉哈尔科夫的上半场很少过问。换句话说,如果阿道夫不在1943年2月17日亲自到前线严令曼施坦因重新占领该城,曼施坦因是否会下决心主动进攻呢?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实事求是地讲,曼施坦因指挥顿河集团军群在冬季风暴救援行动失利以后,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堵住了苏军切断A、B两个集团军群的通道安全,也就是说苏军没有集中兵力向罗斯托夫进攻,否则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会堵在高加索无法回防。

正因为曼施坦因把重点放在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一装甲集团军的汇合上面,并没意识到苏军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用3个方面军的兵力进攻南方集团军群的后方基地哈尔科夫和司令部所在地扎巴罗热。而更大的麻烦是防守在哈尔科夫的德军装甲部队是两支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部队,一支是组建不久的兰茨战役集团,一支是还没完成建军建制的党卫队装甲军。

所以,当瓦图京指挥西南方面军重点向顿巴斯平原进攻时,曼施坦因的心思仍然放在如何阻止住瓦图京切断德军通道上面,而且在前两次与瓦图京的正面交锋时,曼施坦因都不是他的对手。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在2月16日丢掉哈尔科夫,2月17日阿道夫就亲自飞到曼施坦因指挥部,要求他迅速夺回来,说明这场反击战并非曼施坦因非打不可的战役,把功劳都算在他头上也有些勉强。至于德军如何丢掉哈尔科夫的,曼施坦因在回忆录中也作了交待,是党卫队装甲军指挥官豪塞尔将军为保存实力主动撤出了两个装甲师,客观上讲,如果没有豪塞尔的违抗命令,曼施坦因还打不成这场反击战。

02曼施坦因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有没有外界评价的那么伟大?

对于这场作战的细节问题不去讨论,因为德军确实打赢了,而且还收复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丢掉的南线部分阵地,用曼施坦因的话说,苏德双方又打成了胶着状态,促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战场格局。

所以,人们的疑问也由此开始,一方面,曼施坦因为什么不借着打赢的契机继续追击苏军,为什么还让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有3个多月的时间做好防御准备?另一方面,重新夺回哈尔科夫城,对接下来的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又有什么好处?

实际上,从战场结果和双方给出的战损比来看,苏军并没有外界评价的输得多么惨,名义上曼施坦因打垮了苏军52个师,实际上这些师都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场转隶而来,有一半的单位都是空架子有名无实,对苏军来说,两个方面军才损失不到10万人并不算什么重大的战损。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但从德军的情况来看,这场战役他们赢得并不轻松。除了党卫军3个装甲师的坦克损失高达60%以上外,参与作战的兵力也损失不小,用曼施坦因的话说,这场战役就是苏军没有用好坦克部队让德军有可趁之机,德军仅仅是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却没有力量继续向东追击苏军。

那么,外界普遍认为的德军以少胜多到底少了多少呢?有的说德军是1比8打赢苏军的,也有的说苏军的坦克是德军的多少倍等。实际上,这种夸大其词的说法对历史并不尊重,2月17日曼施坦因向阿道夫陈述他的反攻计划时,他使用的是两种打法,一种是向统帅部索要兵权,要求把B集团军群撤销归到南方集团军群,同时还将第1装甲集团军划归他指挥,这是他展开反击的基础;一种是提出了先打西南方面军再收复哈尔科夫的计划,而当时已经占领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实力是相对强大一些。

阿道夫之所以犹豫半天才同意曼施坦因使用这个计划反攻,就是冒险因素太大,而瓦图京又是苏军中最能打的战将之一,曼施坦因能不能打赢他还是未知数。换句话说,阿道夫想要的结果是曼施坦因将功补过,抓紧把哈尔科夫夺回来,而曼施坦因在没有得到补充兵力的情况下,他也是不会冒巨大风险去打这场没有把握的反攻的。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从这个层面讲,哈尔科夫反击战并没给苏军带来多大损失,曼施坦因本人也只是从上半场失误中重新找回损失,如果将整个哈尔科夫反击战前因后果分析一番后,还会发现,德军的作战还有些得不偿失,受益最多的反而是曼施坦因本人,除了他的冒险计划获得成功赢得赞誉外,本来就处于劣势的装甲坦克不得不等待补充,因此而耽误了堡垒行动的进程。

03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军得到了什么?

按道理德军打赢了战役是大书特书的事情,但曼施坦因在回忆录中只是轻描淡写,倒是围观者给他戴上了几顶高帽子,相信这不是曼施坦因的本意。作为以少胜多的例子,哈尔科夫反击战算得上是东线作战的一个典范,在战役设计和规划上,曼施坦因敢于挑战自我也确实值得肯定,但哈尔科夫反击战的真实意义到底有多大,并不是外界评论好坏所能左右的。

从战役结果来看,曼施坦因恐怕没有考虑到会带来这样三个后果。一个是德军仅仅是打了一场反击战斗,并没对苏军造成事实上的重大损失,换句话说,哈尔科夫反击战不关苏军痛痒。二是重新夺回哈尔科夫,对德军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需要更多的兵力防御,对德军薄弱的兵力来说,战线越长对德军越不利。三是暴露了德军装甲实力。可以说,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施坦因基本上把能调动的装甲部队都投入上了,虽然苏军的损失远比德军大,但苏军的补充来得快,在打持久战和消耗战方面,德军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二战哈尔科夫反击战,为何曼施坦因下半场打得好?将功补过的战役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哈尔科夫反击战是一场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战斗,之所以3月11日阿道夫又飞到前线亲自督战,就是害怕曼施坦因把他的装甲部队拼光了,如果按哈尔科夫反击战这种打法,曼施坦因不是减缓了德军在东线的失败速度,而是加速了苏军提前结束卫国战争的进度。事实上,三个月后展开的库尔斯克坦克决战,再一次证明曼施坦因制订的堡垒行动计划仍然改变不了德军败退的命运。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切尔卡瑟战斗,为何曼施坦因记吃不记打?又输给了风雪天气

二战堡垒行动,曼施坦因明知晚打没有早打好,为何不边打边等?

二战苏德战争,曼施坦因两战列宁格勒,为何都是无功而返?

二战苏德战争,保卢斯的能力真比曼施坦因差吗?半斤对八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