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小“合”大,为国而燃:通向未来的高科技浪漫之美

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杨俊蕾

在壬寅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正式拉开了帷幕。冬奥会的开幕式更像万众瞩目的谜题,早早地锁定了大家的注意力。此次在立春当日进行开幕表演的三千人团队,与总导演张艺谋一起,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一个处于和平发展中的大国的形象。整体精神阳光而进取,悦纳百川的文艺胸怀既谦和又大气,起伏在各环节间的情感表达丰沛且澎湃有力,这场让人惊艳的冬奥会开幕式一方面呈现出为国而燃的高科技浪漫美学,另一方面也投射出瞩目高远的未来境界。

以小“合”大,为国而燃:通向未来的高科技浪漫之美

从道法自然开始,飘舞在诗意盎然中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与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分别凸显了中国的道、儒思想。如果说十四年前击响在鸟巢的雄浑缶声,有力体现了儒家精神的勇猛刚进之美,那么再次从全面更新后的鸟巢场馆地面上破土而出的新绿芽苗,则喻指了主藏而内敛的道者心怀。

从转播画面来看,数量繁多的芽苗簇生着,轻轻随风摆动的样子犹如每一个微小的生命在翩然起舞。视觉上的美感与目睹生命成长的欣悦一起缓缓上涨、洋溢。纤细芽苗的丛生状态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可以解读为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个体间流动不息的互相依存与关照构成万物生长的最好条件。

青绿的嫩苗迎风而长,舞蹈演员们尽力将带着荧光效果的长柄伸向高空摇荡的样子,像极了昂扬不屈的生命在奋力地成长着。由青绿而成熟,再向四野播撒的种子意象,完成了从开端向主体表演环节的过渡,无言而飘逸地进入更为饱满昂扬的诗意。

以小“合”大,为国而燃:通向未来的高科技浪漫之美

由“我”到“我们”,体现“人民性”

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深入阐释了贯穿于开幕式的核心理念。与开场时的绿草纷扬相呼应,在重要的国旗传递环节里,代表着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无名大众汇聚成人桥般的接力队伍。他们的职业各有不同,她们的服装五光十色。打破了常规套路中的清一色制式,显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生动多样之美。对于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中国来说,正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活泼展现。

更让观众感受到匠心巧思的一幕出现在运动员完成入场式之后。身着淡雅青白配色的礼宾引导员将91块引导牌,也就是91片晶莹通透的雪花集合在一处,以小“合”大,构成精巧美观的大雪意象。浓郁地,却又是缓缓地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中文传统诗意注满全场。

紧接着,两个出人意料的创意以更加叠跃而来的速度带给观众全新的观赏感受和艺术震撼力。随着仪式即将进入激动人心的奥运圣火点燃环节,盛会转向沸腾全场的焦点。执行内场传递的火炬手们将由哪些功勋运动员组成?主火炬台上的火焰将由谁来点燃?又将怎么点燃?2008年奥运会上,李宁化身飞人的点火英姿能否在新的创意中被超越?集合了万众智慧和超新科技的2022年冬奥会又将刷新怎样的时代观念?越来越多的好奇在欢快的庆典气氛中同步升起。

瞩望青年,相信未来

当最后一棒火炬交到名不见经传的00后运动员手里,和他们的名字一样陌生的是两张青春的脸庞,迪妮格尔-拉木江和赵嘉文。张艺谋用两张完全新鲜,又是如此烂漫朝气的面孔作为点火仪式前的核心密码。不是因为取得过怎样骄人的成绩才获得传递火炬的殊荣,而是相信年轻的一代,在未来一定会创下不可估量的新战绩。接力棒终将传递给年轻的一代,只有年轻人真正成长起来,未来才是真的触手可及。联系到今年电影春节档里,张艺谋与女儿张末携手制作《狙击手》,更能感受到一位艺术工作者在艺术跋涉道路上,对于子一辈的殷殷期盼。

由参赛队伍名牌组成的主火炬台别具一格,“安放”即“点燃”的创意思路,无声地践行着中华文化中的大道至简境界。回想起运动员入场时那些铿锵悦耳的世界名曲大联奏,还有出现在可爱孩童脚下的动作捕捉技术,一场合众人之力,充分体现人民智慧和高科技之美的开幕表演,在时代观念创新和自主科技运用的双重推动下,普遍引发了为国而燃的浪漫情怀,将信任青年、瞩望新一代的愿景之美,融入未来之期。(杨俊蕾)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