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1300多种形状,12种颜色……变化无穷的造型拼搭,创意玩法的多元拓展,为简单的积木赋予别样的吸引力。只要把两块毫无生命力的积木拼接在一起,就可以打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三维世界。

1乐高,一种体系化的教育载体

通过乐高,孩子们学习测量、比较、分类,学会探索及应用;通过结构联想、模仿,自主拼搭创意作品,获得、深化和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

乐高课程,我园STEAM教育项目之一,遵循孩子兴趣点,以有趣的绘本故事、情况模拟为桥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把创造性思维的引导,融入在游戏化的搭建过程中,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4C”体系,乐高教育的基础理论框架,即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

当理论体系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时,新的课堂情境迭代而生。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联系:通过播放视听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展开联想;

建构:让孩子自主选择零件,搭建自己的创意作品;

反思:提示并引导孩子对作品进行装饰、加工;

延续:让孩子阐释自己搭建的区域及内部设施的功能。

02呼吸般自然的启蒙教育

数学启蒙,无声渗透。孩子们通过积木分类及按图操作,认识颜色、形状、数量,通过对已搭建好的模型进行点数,找到对应数量的积木。此外,乐高启蒙也为数轴、加减法、测量、比较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创造力,无声激发。单块积木并不具备特殊性,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创造了一个具备开放且具有启发性的系统。无论是制作旋转飞椅,还是弹力小车,都要考虑如何在scratch上增加“速度、时间”等变量,进而操控它们的行走路径。孩子在探索中不断提出、思考并解决问题,才能够拥有全方面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专注力,无声考验。增加双手的活动频率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正如搭建乐高,是开发学龄前儿童大脑潜在机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不论是大小颗粒的拼插,还是销和梁的连接,都对对耐心、观察力和专注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抗挫折能力,无声养成。孩子在乐高搭建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整个学习中也伴随着偶尔的挫折和沮丧。经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一步步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自信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逻辑思维,无声锻炼。在搭建的过程中,老师会教孩子先学会分析作品的结构,明确各个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孩子也会逐渐掌握搭建方法跟技巧,学习结构及机械相关的知识。

03透过创意,看见闪光点

我园期末汇报的拼搭主题会更加开放,将运用到整个学期学习到的所有拼搭技巧。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创意,老师提供了很多零件,也给予孩子更多时间去完成作品的建构。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以往的乐高期末汇报,大班组才会设置小组分工。今年课程汇报,全年龄段的孩子都不再独立拼搭,而是一桌一组,合作完成。孩子之间有学习互动的过程,有助于加强孩子的观察与分析、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在动手拼搭时,这些听讲时表现活跃的孩子,转瞬变成认真、专注的工程师。一块块小的积木,在孩子的巧手下迅速重组、焕新。

乐高的搭建,不单单是把一块积木搭到另一块上。孩子手下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

作为公园建造师、游乐园建造师,你们会修建些什么?动植物、游乐设施、人物、建筑物等元素,构建起了丰富的公园、游乐园场景、交通工具总动员。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在建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杠杆原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会互锁、楼梯、车体、人形结构及插头装置的拼搭,还通过制作轮子、小火车,巩固复合结构的拼搭。

一看到小伙伴和老师围观,孩子们便开始介绍自己的作品,丝毫不遮掩自豪和喜悦的情绪。

写在最后

为什么乐高不仅好玩,更是一种教育载体?这里有最好的答案!

孩子们勇于探索,在不同主题的作品拼搭与学习中,探索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乐高的零件材料、名称熟稔于心。

孩子们快速成长,指尖灵活度,手部力量的运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能更好地将想法转化成具有表现力的作品。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再简单的作品,也是他们创意的挥洒和内心的表达。我们从来不吝啬每一次夸赞,也给每个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我们一起玩转新学期的乐高课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