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冬奥火炬“飞扬”是“穿外衣”的
而且是碳纤维制作的外衣
这件“外衣”质量很轻
只有钢的1/4左右
但是强度却是钢的7到9倍
这件“外衣”耐温耐火
800℃、900℃都可以
“飞扬”火炬项目负责人
正是南工大
2001届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校友
林生兵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当运动员手持“飞扬”火炬点燃主火炬插上雪花火炬台,上升到奥运主会场上空时,全世界为之沸腾。
世界上首次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冬奥会火炬“飞扬”令人印象深刻,记者从南京工业大学了解到,“飞扬”火炬项目负责人是该校2001届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校友、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
为打造世界首创的碳纤维火炬,林生兵带领团队于2020年6月先期开展研制碳纤维火炬外壳。碳纤维复合材料如何承受800℃的氢气火焰高温燃烧?如何用碳纤维将火炬内外飘带编织成结构精巧形状不规则的流动形状?面对这些挑战,林生兵带领团队联合相关高校和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1/4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至9倍。”林生兵介绍,研发团队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来做奥运火炬,堪称世界首创。
2021年3月,冬奥火炬“飞扬”进入量产阶段。上海石化牵头承担火炬“飞扬”的量产任务。一个集火炬外壳、内飘带、燃烧系统、火种灯、终端检测、交付产品为一体的总流程,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河北等五大基地迅速建立并快速运转起来。
11人组成服务保障团队,13人组成组装团队,林生兵是负责人。他协调相关单位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明确量产进度。最终“飞扬”火炬样品通过冬奥组委检测和第三方验收,专家评价“飞扬”具备“轻、固、美”的特点。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8天之际,1200支冬奥会碳纤维火炬“飞扬”正式交付北京冬奥组委。2022年1月,林生兵带领他的服务保障团队和火炬组装团队出征北京,开展冬奥火炬氢气充装、质量检测及部件组装工作,并为火炬传递提供现场服务保障。2月2日至4日,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北京冬奧会火炬点燃了国家体育场“主火炬”。2月6日,林生兵和火炬团队圆满完成任务踏上返沪高铁。
“在奥运历史上,我们的主火炬首次采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林生兵表示,北京冬奥会精彩启幕,完美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他将带领团队继续努力,一起向未来。
内容转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图片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