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哪些运动项目适合孩子高效成长?未来网邀请专家告诉你……

编者按

北京冬奥会受到广泛关注,运动成为了热议话题,现在又正值寒假期间,那么,对于天性爱动的孩子们来说,在家该如何加强锻炼、科学运动呢?在运动时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围绕上述问题,未来网记者邀请了麦瑞兰德(北京)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U+space 高尔夫俱乐部理事长汪远,北京宝宝爱动科技有限公司CEO、认知侠少儿体育创始人辛明来到未来网直播间,与未来网记者刘亚楠、见习记者宋兹鹏一起,探讨假期里,孩子运动相关话题。

以下内容根据直播访谈录音节选整理。

让孩子运动要看年龄段,否则……

主持人:请问两位嘉宾的孩子都上几年级了?平时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汪远:我的女儿现在9岁了,上小学四年级,她在平时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喜欢运动的,她喜欢的、感兴趣的两项运动是打高尔夫和骑马。

辛明:我的孩子是6岁两个月,还在上幼儿园大班,他也是很喜欢动,每天放了学都要在户外玩一个多小时,周末参加训练营,对跑步、打篮球等运动都比较喜欢。

主持人:现在,孩子们都放寒假了,而放假后就面临监护的问题了,二位在生活中作为家长,在家里一般都由谁来带孩子?

汪远:我的女儿从小都是我带得比较多。放假以后,我有一多半时间把工作安排好,实在是忙不开的时候,也会请孩子的爷爷、奶奶过来搭把手。但基本上以我带孩子为主,我对她平时生活上、学习、运动上关注的比较多一些。

辛明:我们家情况差不多,也是孩子妈妈带的多一些。我主要是周末给他安排一些适龄的体育运动。

主持人:在以前,孩子放假后,可能会安排孩子去辅导班,但现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社会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的辅导班都成为了过去式,那么这个假期,二位想让孩子去做些什么?

汪远:“双减”政策以后,虽然说学科类的培训已经成过去式了,但是学习这件事情,对于我们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讲还是不能放松的。我跟孩子讲,学习是你一生都要持续做下去的,虽然说放假了,也没有学科类的辅导班去上,但是每天应该有一些计划性的学习。例如看看书、写写字等这些还是要有的,但是不会很多,不让她觉得有压力。因为她现在还处在养成学习习惯的过程当中。

然后运动方面也会有,平时在家里主要就是跳跳绳,天气好的时候下楼去骑车,之前夏天的时候在附近学校的操场跑步、打羽毛球。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冬训营,我会把孩子送到那边去,最少是一个星期,早上九点把她送过去,晚上我再去把她接回来,除了高尔夫技能的学习以外,也有体式能的训练。把她送进去训练后,我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踏踏实实去做我自己的事情。让她去参加训练营,她也特别开心。

辛明:我觉得跟平时一样,孩子每天放学之后,我们让他和自己的小伙伴自由玩,因为我觉得他这个年龄段的需要发展情感和社交功能,所以跟同龄人的追逐打闹是挺好的。

周六、周日我让他打趣味篮球,其实就是披着篮球外衣的体能游戏课,而不是真正的打篮球。按照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应该是9至12岁时才去学着训练,我个人不会让他去过度训练,或是一定要练到什么程度,我是不会的。

如果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不喜欢了,觉得无聊了,那是课程设置的问题。他为什么跟小朋友在一块就不会觉得无聊?其实就是好玩,所以我们现在没有设置什么运动项目,涉及的都是按照户外“中高强度”运动的原则,让孩子多玩一些合作类的游戏。等孩子9岁之后,我会让他尝试更多的运动项目,就像吃自助餐一样,选自己喜欢吃的。

其实,按照“动作发展”的要求,可以锻炼孩子的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锻炼孩子的位移能力,例如跑、跳、跨,自己处理自己的关系。第二个是提高操控性技能,就是需要借助物体进行踢、打、拍、接能力。所以,我认为现在孩子的位移能力要提高,操控性技能也要提高,把这些基础打好之后,到孩子9岁的时候,我给他来一场运动的盛宴,让他自己来好好选一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所以,在运动上,我不是以项目来带孩子,而是以根据敏感期的原则,按年龄提高孩子相应技能。

主持人:作为家长来说,希望孩子9岁以后多做哪些运动,或坚持某一项运动?

辛明:我个人希望他多做对抗性的运动,就是没有“网子”的,例如篮球、橄榄球、拳击等,其实我都想让他尝试一下,我现在还看不出他的长处,但是我能够保证他非常喜欢运动,我个人的喜好不重要,主要看孩子自己的选择。

汪远:我觉得这个还是看他自己的喜好,我的原则就是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就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在你觉得困难、觉得苦、觉得累的时候,我一定会陪孩子度这个时间段,孩子要不断去设立新的目标。

刚才听辛总讲完之后,我也在想,我女儿其实现在算是喜欢运动的,可能也跟她上幼儿园大班时,我带他去参加过体能训练有关,当时教练带着孩子各种跳,我当时特别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运动,然后老师就说,这是要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我觉得她喜欢户外运动,可能也跟小时候的这种影响有关。

那个时候我发现她不太爱去户外玩,她喜欢的,例如有去动物园、遛狗等,都是这种小活动。对于强度大的运动,她不喜欢,后来就让她参加了体能班,我觉得那时就有一些改变了。

哪些运动项目适合孩子高效成长?未来网邀请专家告诉你……

孩子运动多久、运动到什么程度才合适?

主持人:在寒假里,孩子运动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辛明:放寒假了,对于孩子的运动,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在天气好的前提下,每天必须在户外待一小时以上,为什么呢?

因为户外的强光可以预防近视,有个光学单位叫做“流明”,一万以上的流明可以防预近视。夏天户外的流明大概是10万,阴天的时候都在1万以上,室内的光一般在两三千左右,室内的光再强也无法达到预防近视的作用,所以只有户外光才能够更好地预防近视。所以原则上,必须每天在室外待1至3个小时。

它有一套神经机制,阳光会刺激产生多巴胺,并留在视网膜上,当多巴胺多的时候,眼球的轴距就会缩短。有一项全球的调查,说澳大利亚六七岁的孩子,每周平均在户外的时间是21个小时,但这个数据采到了广州的时候,广州小学生每周在户外的时间平均是5个小时。现在东亚三国都是近视的重灾区。

主持人:小孩子与成年人相比,可能体力上相对较弱。那么,孩子在户外运动1到3个小时,他会感觉到累吗?

辛明:这是另外一个标准了,就是孩子在户外运动强度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要求孩子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三个小时,而我们国内提倡至少每天阳光活动一小时。

具体是这样的,中高强度如何理解?我们可以设置为0-10,静止不动是0,跑到喘气了大概就是10。中等强度大概为5,步行基本可以达到。

孩子在户外运动的三个小时里,要保证他保持在走或跑的这个状态,这样才能合格,才能叫户外运动。孩子户外运动不是遛弯,运动需要有一定强度,从走路到奔跑起来,要累计达到中高强度运动一小时。

另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认为不太适合学一些专业运动技能。

例如,我孩子正处在0至6岁的阶段,这个阶段处在了学习运动技能的敏感期,他可以积极运动,训练基本运动技能,但是最好不要参与比赛。到了6至9岁的阶段,需要继续练习动作模式,可以参加小型比赛,但是一定要以快乐为主。

处在0至6岁阶段的孩子,处在学习基本运动技能的敏感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带着他玩,另外还可以约同龄人一起玩,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所以,我们现在要让孩子在有乐趣、中高强度、户外的前提下,每天保持运动,除了下雨,下雪也没问题。

主持人:辛总刚说了乐趣、中高强度、户外三个方面,那哪个方面应该排在前面呢?

辛明:我认为是乐趣,如果没有乐趣,一切都没有了。我记得有一篇报道,大概意思是说,过早专业化训练的孩子,为什么70%的孩子在14岁会离开这个项目。其实过早专业化会对孩子的信心会造成影响,为什么我现在要提高我孩子的基本运动能力呢?例如,练一个运动项目,刚开始训练,孩子就跑得快,他的自信很快就出来了。孩子一旦有了自信,就会觉得这个项目好玩了。例如打篮球,即便孩子不会拍球,但跑得快,就会产生自信心。

运动也要有方式,这些方面需要注意……

主持人: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选择在家里待着,那如果要在家运动,有没有好一点的运动项目推荐孩子去做的?

辛明:因为牵扯到扰民的问题,我觉得在室内可选择的运动项目太少了。首先,最好是选择有故事情节引入、带着孩子去做的运动。第二个就是依靠一些器械的运动,例如静音篮球、乒乓球等。第三个就是靠家长在家带着孩子玩,亲子互动的那种游戏,反正是安静的基本都可以。

主持人:在运动、玩的时候,北方和南方可能也有区别,例如在北方,有的地方有大片的雪地,可以滑雪,打雪仗等雪上运动。而在南方天气较为暖和,可以在户外遛弯、做游戏等,而这些运动可能会有一些危险性。针对这些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辛明:这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真正的去运动,另一个是玩。

先说运动,我觉得有几个原则,第一个,让孩子知道,如果哪疼一定要大声地说出来,儿童在他这个阶段没有必要造成运动损伤的危害,因为小孩肌腱、关节都没发育好,比较容易受伤,所以孩子如果哪疼,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没必要用成人的意志标准要教育孩子。对于12岁以内的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因为孩子的身心还没发育完全。

第二个,孩子要穿对衣服,我们以前在户外做活动的时候,有的孩子穿着靴子、穿着凉鞋,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在户外运动,最起码要穿一双合适运动的鞋子,还有就是要穿对衣服,否则很容易受伤的。

第三个,冬天因为比较冷,所以要在运动前需要热身,从慢到快,不能一上来就高强度地去运动。

第四个,场地要安全,如果让孩子在户外运动,一定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场地。

第五个,要有成年人时刻的照看。

以上是运动类的。非运动类的就是大家一起玩, 要是孩子们拿石头、棍子等较危险的物体玩耍,都要去及时制止。

来源:未来网 见习记者:宋兹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