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正月初七,人日,

顾名思义,人自己的生日,

是一个十分冷门的传统节日,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神话传说中,女娲创造苍生,

初一至初六依次造出了

鸡、狗、猪、羊、牛、马,

直到初七,才造出人来,为万物之灵。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人日,又叫人节、人庆节,

是为人祈福的日子,

自汉朝起,就有了各种习俗,

唐宋时最为兴盛,

而今,知道的人却很少。

其实,人日不该被遗忘,

这个世界如此喧闹,太易迷失,

我们需要在独属于人的日子里,

和千年前的古人一样,

用盛大而庄重的仪式来审视自己。

这样的仪式感,

是对自己,对新一年,

最美好的祈祥与祝福,

愿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01

戴人胜,盼美好

《荆楚岁时记》里讲:

“正月七曰为人曰。

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

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又造华胜以相遗。”

古时,人日这天,

大家要戴“人胜”,互赠“花胜”。

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一早起来,

就用彩纸、丝帛剪成人的形状,

或镂金薄为人,

戴到头上,或贴到屏风处。

此时,残冬未尽,大地一片萧瑟,

那一抹金,一抹彩,

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亲人间还要互赠“花胜”,

就是用彩纸、金箔做成的花朵,

每一朵花里,

都寄托着一份关心和诚挚祝愿。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02

吃七宝羹,祈福纳吉

讲究吃的中国人,

任何节日,都有自己的吃食。

正月初七,要吃七宝羹,

即用七种菜煮成羹汤,可祛病避邪。

南方很多地方至今都有这个习俗,

且各个地方用料各有不同。

福建、台湾用菠菜、芹菜、葱蒜、

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潮汕为芥菜、芥兰、韭菜、

春菜、芹菜、蒜、厚瓣菜;

客家人则取芹菜、蒜、葱、芫茜、

韭菜,另加鱼、肉等同煮。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每种菜都有各自的寓意,

芹菜是“勤奋”,生菜为“生财”,

韭菜寓意“长久”,蒜是“精打细算”,

芥菜又称“长寿菜”,取“健康长寿”。

人日,吃了七宝羹,

新的一岁,聪慧勤奋,

平安吉祥,春风得意,

一年好运,纷至沓来。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03

捞鱼生,步步高升

南方一些地区,

还有个十分有趣的习俗

——捞鱼生。

人日节这天,

一家人围坐桌前,

把新鲜的鱼肉与佐料倒一块,

再一起站起身,挥动筷子,

一边捞,一边喊:

“捞啊捞啊,发呀发呀!”

越捞越高,预示步步高升。

愿你,从今往后,

四季常青步步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04

登高赏景,赋诗感怀

古人不止重阳登高,

人日节,也会邀约三五好友,

登高赏景,兴致浓时,赋诗抒怀,

尽情挥洒对新一年的无尽畅想。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是薛道衡的思乡情浓。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人日兼春日,长怀复短怀。”

是张继对春和景明的满腔欢喜。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是高适对故人的殷切怀念。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是卢仝忘却往事再出发的祈愿。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05

人日晴,人安

自古至今,人日这天,

各地还有许多不同习俗,

比如,北方不能出远门,串亲戚,

得吃碗拉魂面,好收心,专注春耕;

成都人,扶老携幼去游杜甫草堂,

凭吊"诗圣"杜甫;

陕西人家,要点一盏长明灯,

许愿人丁兴旺;

……

其实,不管哪种习俗,

都是对人,对生命的珍重。

所有祈愿背后,

都有个最质朴的心愿,

祈盼人安。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燕京岁时记》记载:

“初七日谓之人日。

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也有:

“初七人日,从旦至暮。

月色晴朗,夜间星辰。

人民安,君臣合会。”

古人,于人日观天象,占吉凶,

希望上天能护佑我们顺利度过灾厄,

一整年,平平安安。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人日,春刚回,

正值万象更新,草木将荣,

假期也刚刚结束,

一年之开端,宜静思。

疫情之下,

多一点对生命的反思,

敬畏自然,敬畏天道,

心怀善念,努力前行。

初七:人寿年丰,平安无事

初七,人日晴,

祝你平安无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