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今天上午,虎年上班第一天的杭州下起了鹅毛大雪。市区多处有积雪,很多人赶去西湖边和郊外看雪。赏雪固然不可错过,但也要注意行车安全。橙柿互动记者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意见,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行车参考:

一、检查并添加防冻液。因为南方寒冷天气较少,有些车主可能会在防冻液中加入普通自来水,原有的防冻液会被稀释掉,导致防冻液的冰点降低,那么在冰雪天气下,把车停在外面就有可能会使稀释过后的防冻液结冰,行车时就容易使发动机水温过高,甚至导致发动机机件的损坏,所以最好换上防冻液。

二、保持适当胎压。冬季气温低,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轮胎的胎压也会有变化,车主应适当增加胎压以减少轮胎磨损消耗,推荐保持比标准高10~15%的胎压,但不能超过产品手册规定的最大胎压。需要注意的是,在路面结冰打滑的情况下,胎压过高会影响轮胎的附着力,此时车主应适当降低胎压。除此之外,在寒冷的冬季,车主要经常检查胎压,当胎压不足时,应及时补气保胎压。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三、温水除冰雪,注意水温。老司机都知道,车窗结冰可以用温水来洗,但一定要注意水温,千万不要用开水,否则可能会损坏车窗玻璃,并损坏雨刮器橡胶条和车漆。雪天开车,首先要面临的是雨刮被冻在挡风玻璃上,切忌不要强行开启雨刮,将会伤害雨刮上的橡胶片,甚至烧毁雨刮电机,建议在停车时把雨刮竖起来,避免雨刮被冻住。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四、佩戴太阳镜,防炫目。如果雪很大,地面上会有积雪,行车时,周围白茫茫一片,反射的太阳光很刺眼,很容易让眼睛疲劳,所以开车时最好佩戴太阳镜,以免发生眩晕。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五、除雾除霜,保持视线清晰。冰雪天气下,前风挡玻璃容易起雾,影响行车视野。汽车上一般都配备有前风档除霜、后窗/外后视镜加热功能(很多低配车型上没有配),行车时,如果前挡玻璃起雾,按下对应按键后,可以迅速地清除前窗、后窗、外后视镜上的雾气和凝霜。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前风挡除雾按键为扇形带三条箭头向上的波浪线标识,后风挡除雾按键为长方形带三条箭头向上的波浪线标识。也可以打开空调制冷功能,再开启外循环,将空调出风口调至最大风量,只需十几秒,玻璃上的雾气就会消失。如果车上没有配备外后视镜电加热功能,可以准备一块棉布,在停车等红灯的时候可以随时将后视镜擦干净。

六、保持车距,严防急刹车。冰雪天气,路面上的积雪和结冰让路面变得更加湿滑,轮胎附着力减小,刹停距离会变长,所以行车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最好不要超过40码),并和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车距(车距最好保持在平时的2-3倍),也不要随意超车。

如果跟车太近,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千万不要一脚猛踩急刹车,那样很容易导致车辆侧滑。刹车前,应该轻点几下刹车,让车辆慢慢停下来,同时也能提醒后车集中注意力。在积雪较深的地方行车,尽量跟着前车车辙行驶,防止陷入深雪之中。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随着电动车增多,冰雪天气驾驶电动车除了要和燃油车一样注意上述事项,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充电,满电出行。因为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限,尤其是冬季受气温下降影响,续航能力普遍会下滑30%-50%,出发前 一定要充满电。一般剩余100公里的续航就得尽快充电。冬天如果长时间不开车,最好每隔三天充一下电,这对保持汽车电池的活性非常重要。

2、提前规划好充电点。驾驶电动车出行前一定要规划好出行路线,知道在哪些地方可以充电。一般走高速的服务区都有充电桩,但可能充电桩的前排队充电的车多,需要等。到了乡下,有充电桩的地方就尽量尽快补电。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3、尽量不要室外停车。在冬天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化学反应会变慢,从而造成性能下降,充放电量减少,造成续驶里程缩水。所以尽量不要在室外停车,如果实在没有室内停车环境,可以在停车时给车辆加件车衣;也最好不要在室外露天充电,低温天气会降低充电效率。

下雪天开“电动爹”,千万别忘了这四点

4、控制空调温度,节约用电。电动汽车因为没有发动机散热,所以空调制暖是由电能转化热量来实现,所以冬季开车内空调会消耗大量电能,使得续航里程缩水。因此,要合理利用空调,把空调温度适当调低一些,以节约电能。也可以采用耗电量更少的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来进行车内的保暖。

总之,雪天出行,驾驶员一定要注意观察行车路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遇到路口、人行横道,一定要礼让行人、减速慢行!冰雪路面驾驶电动车,应使用小油门起步。因为电机扭矩释放很快,容易出现打滑、刨地、甩尾的情况,尤其当车辆起步和加速阶段,尽量使用经济模式小油门驾驶车辆。

在雪天行车的关键,就是要“慢”,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开车心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