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游记》中,黄眉怪罩住孙悟空的金铙,究竟是什么来头?

《西游记》第65回,师徒四人误闯小雷音寺,孙悟空识破黄眉怪假扮的如来,刚要轮棒去打:“只听得半空中叮当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足,合在金铙之内。”这副金铙有把所罩东西“限三昼夜化为脓血”的功能,它的形状和材质比较特别,这让它既严丝合缝又很坚韧。

《西游记》中,黄眉怪罩住孙悟空的金铙,究竟是什么来头?

借着二十八宿亢金龙用角钻进铙内,孙悟空才设法逃脱。有人就问了,罩住孙悟空的金铙究竟是什么来头呢?铙这个名字在先秦时期就有,既是一种金属乐器,也是一种仪式中使用的礼器。形状像倒过来放的铃,体型较大,口呈弧形,下有执柄,可用槌敲打发声。

随着佛教兴起,大约在魏晋时期铙逐渐“叛变”出青铜礼器行列。《法华经》说“琵琶铙铜钹”是用于佛教法事的乐器,所以《西游记》也说它是一种“佛门之器”。

《西游记》中,黄眉怪罩住孙悟空的金铙,究竟是什么来头?

铙钹乐器在欧亚大陆上广泛分布,年代最早的铙钹是在高加索以南的亚美尼亚高地发现的,随后在周边的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古希腊以及更远的印度都有出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也使用铙钹,因此有学者认为这种乐器是沿丝绸之路从域外传入的。

另外,金铙也不是金做的,制作材料可能来自印度。与《西游记》成书年代接近的《天工开物》记载,用铜制作响器,用不含铅的锡与铜为原料。锣和铜鼓等“皆红铜八斤,入广锡二斤”,对于铙、钹,“铜与锡更加精炼”。

《西游记》中,黄眉怪罩住孙悟空的金铙,究竟是什么来头?

由此可以看出,罩住孙悟空的金铙最开始很可能是与其主人弥勒佛一样来自印度。不过到了《西游记》时期,它也和笑嘻嘻的弥勒佛形象一样,早就中国化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