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2021年11月,随着第十一批援滇医疗队的归来,红房子医院对口援建云南金平县人民医院的任务圆满结束。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5年半的时间里,11支队伍,51名红房子人,前赴后继,只为护佑一方女性健康。如今,这里的危急重症抢救能力越来越强,医疗队援助后实现了孕产妇零死亡,多项妇产科技术也实现了零的突破,他们用5年半书写了一个“了不起”的边疆故事。

5年,是一个个从无到有的巨大改变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五年半以前还曾是集边境、山区、贫困、多民族、原战区为特点的坐落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国家级贫困县区,拥有502公里的边境线,山区面积达99.7%。金平县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世代居住着苗、瑶、傣、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包括最为原始的直过民族拉祜族和莽人),是红河州世居民族最多,也是全省跨境民族最多的县。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那里有最纯净的蓝天白云,也有走不完的崎岖山路;那里有最摇曳多姿的风土人情,也有很多健康观念十分薄弱的老乡;那里有最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也有医疗资源匮乏、语言不通、观念相左的窘境......

2016年,红房子第一批援滇医疗队来到了距离上海2640公里的金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当地孕产妇死亡率为25.33/10万,高于当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20.1/10万。而金平县人民医院作为金平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全县的医疗中心、金平县“120”急救站,承担着全县37.8万各族人民群众及邻县部分患者和越南边民的健康救治任务。对于我们的医疗队来说,解决危重孕产妇死亡率高的安全问题,开展妇产科新技术,护佑边疆女性健康...是刻不容缓但又非常艰巨的任务。

援助期间,在分娩安全得到保证,分娩体验得以改善的同时,当地妇科微创手术大力发展,恶性肿瘤腹腔镜微创根治手术实现0的突破,宫腔镜手术也从无到有到年均150例,医疗队将当地妇科手术带入了“微创时代”,截至2021年底妇科手术微创率超90%。为了彻底解决金平县人民医院备血仅1000ml的难题,医疗队还牵头建立起金平县第一家血站,为危重患者抢救提供血源保障。

如今,金平县早已脱贫,医疗队也离开了,但留下的是带不走的“技术、人才、成果”。在医疗队的帮扶下,金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疗救治框架已然建成,并建立起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新生儿救治中心,2020年6月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7月通过复核验收。同时,金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工作量和技术难度指标等综合医疗能力也在红河州同级医院位居前列,成为红河州南部的妇产科诊疗中心,树立起边疆妇幼健康的新标杆。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5年,是一天天坚持不懈的长跑接力

而这所有的成果是11支医疗队和当地医护人员共同接力起的“长跑”,初心如磐,从无到有,在祖国边境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来到金平,医疗队首先要解决的是临床技术“更新突破”。

面对当地妇女生育观念落后,医院救治水平薄弱的境况,一年又一年,医疗队从易到难,一步步“传、帮、带”。宫腔填塞球囊压迫止血术、臀位外倒转术、剖宫产中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宫颈环扎术、剖宫产产钳及顺产低位产钳、无痛分娩、新生儿气管插管......一个个产科新技术慢慢开展起来,为边疆的母儿筑起一道道守护之门,才实现了从医疗队援助至今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的改变。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在妇科方面,医疗队更是全力帮扶当地妇科团队实现技术“零的突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剥除、卵巢囊肿剥除、输卵管整形、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宫颈癌)、经腹瘤体减灭术(卵巢癌)、保留子宫的阴道骶骨固定术、先天性无阴道的模具成型法、陈旧性会阴IV度裂伤修补、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规范化诊疗.......从简单到复杂,一个个妇科新技术的开展,让更多女性可以在当地就医,解决了外出就诊困难的问题。

医疗队还心系偏远地区老乡。金平的青山绿水吸引着从东部沿海都市远道而来的医生们,但变化无常的天气也在考验着他们。5年半的时间,寒来暑往,盘山路、恶劣的天气甚至塌方的危险都无法阻挡义诊的步伐。红房子人的足迹遍及许多山区、村寨,把义诊送到金平及周边的地区,受益人群达4000多人。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为了加强山区青少年生理卫生教育,援助期间医院“红讲台”青春期性教育团队联合医疗队走进大山,呵护“山里娃”的成长发育。前后开展20余场讲座,受益师生近5000人,捐赠书籍3500余册,还组建了“红讲台金平分队”,培养了10名当地讲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助伊始,大家的愿景就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持续造福当地女性同胞。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在多次危重孕产妇抢救的多学科合作实战中;在反复的急救演练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学习的模式下,医疗队手把手带教,先后在当地培养起十几名业务骨干,并协助当地十名业务骨干来上海进修。在临床、带教工作之余,医疗队还开展各类讲座、业务学习、培训,前后覆盖4400人次。为了帮助当地提高医疗硬件设施,红房子医院还联系对口帮扶基金捐助医疗器械........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这一次,医疗队离开了,但终于实现了“输血”到“造血”的愿望。

5年,是一次次危急关头的深刻记忆

说起在金平的点点滴滴,医疗队的队员们依然历历在目,那些温暖、友谊、感动、紧急、迷茫、突破......至今让大家记忆深刻。

2016年的端午节,一位阴道壁大血肿的高龄产妇由救护车转运到了金平县人民医院。阴道壁血肿虽然是产科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分娩并发症,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甚至造成失血性休克的发生。9厘米大的血肿、出血点难找、医院备血不足,生死关头,面对从未见过的困难,第一批医疗队还是顶住压力、处理得当,及时挽救了患者。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2018年5月,为了抢救一例罕见而凶险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高龄孕妇,整整12小时第四批医疗队与病魔展开生死搏斗。没有标准化建议,没有过硬的设施条件,病情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地破坏着孕妇的肝肾、凝血、代谢功能,在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阴道大出血的危急关头,医疗队还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

2018年7月,当第五批医疗队到金平报到的第二天,他们就遇到了产科的一例重度胎盘早剥紧急剖宫产,尽管环境尚未完全熟悉、团队合作还有些生疏,但他们依然打赢了这“第一仗”。不久后,一名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少女即将参加高考却突然晕倒,经过医疗队的救治后顺利进入考场;通过20分钟的生死竞速,他们还为胎盘早剥、产前出血、脐带先露的孕妈妈换来母婴平安......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2019年端午节当天,一名16岁、胎盘早剥、重度贫血、凝血功能异常、存在休克早期症状、胎死宫内的高危孕妇被送进医院。第七批医疗队和当地医护人员通力合作,才为年轻的她保住了子宫,保住了生命。术后的多学科合作纠正了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低血小板诸多难题,年轻的姑娘终于转危为安。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5年前,谁也没想到,在硬件、软件资源都十分匮乏的地方能够完成如此多高难度、危急的手术,而5年后的今天,金平县人民医院已经为当地女性打开一扇坚实的守护之门。

当5年半的援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时光带走了岁月,但也带来了新的生命、无数的治愈、难忘的回忆......

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在金平的日子

第一批医疗队(赵宇清、梁嬛、董华)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赵宇清(曾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援建期间深深感受到当地患者、医护对我们医疗队的需要及爱护,被需要的感觉很好,也很有压力。那时,我们互相成就,一直在为建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努力着。

第二批医疗队(武欣、孙毅、聂姬婵、张倩倩)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武欣(曾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将温暖传递给大山深处的村民,优生和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第三批医疗队(郭方、徐嬿、龙琦琦、陈怡琼)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郭方:短暂又难忘的援滇生活是人生中一段非常特别的经历,有收获、有感动,在那里我们接触了很多山区的患者,更多的是对生命更深的敬畏和尊重。

第四批医疗队(彭婷、周琼洁、夏和霞、陈兰玉、朱杰)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彭婷:不同资源配置的地方,生活仍然精彩。没有人会计较个人得失,大家同样秉持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在边疆尽心尽力。

第五批医疗队(顾超、吴冬玲、毛路一、季芸芸、周进)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顾超:作为两位云南知青的后代,很荣幸能为这一片爸妈挥洒过汗水的红土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六批医疗队(丁鼎、朱好、唐浩莎、周梦琳、孙申)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丁鼎:那段经历真的很让人难忘,真正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大爱无疆、淡泊名利”。

第七批医疗队(夏贤、刘海燕、于海林、费晨、黄燕萍)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夏贤:从祖国的东海之滨到西南边陲,从来时的忐忑不安到走时的恋恋不舍。金平百姓淳朴的笑脸、医护人员爽朗的笑声,都已深深映入我的脑海,而金平也留下了我们红房子人的足迹,这已经足够了。

第八批医疗队(张莺、赵婷、肖凤仪、吴淑娟、李瑾)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张莺:有幸作为援助金平的第八批医疗队队长参与了当地医院的管理和医疗事务,深刻领悟到国家“扶贫攻坚”的伟大战略意义,充分感受到当地医院和患者对我们的热情和感激,是一次值得回忆的人生经历!

第九批医疗队(程琰、张玲、吴燕青、吴小肄、王添平)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程琰:金平县人民医院的进步,有红房子医院提供的技术和理念支持,更靠的是金平县人民医院领导和职工们自身坚韧的内在生长力和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希望他们发展得越来越好。

第十批医疗队(张海燕、郭婷、张菲菲、金文韬、 齐嫣婷)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张海燕:援边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不能辜负群众的期待,红房子援助精神永流传。

第十一批医疗队(叶旭萍、程元辉、周霁子、林晓龙、金天)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队长叶旭萍:一批又一批队伍的帮扶友谊,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更是同行理念的更新与冲撞,也培养了我们主动、自觉的学习能力。希望金平县人民医院更高、更强!

如今,金平县人民医院的援助已经结束,但红房子人援边的步履仍未停歇。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同样是去云南,2021年12月19日妇产科医院援建永平县人民医院医疗队正式踏上征程。这是自2016年以来复旦大学派驻永平县的第12批医疗队员,我院辛卫娟、龚小会、谷守欣、刘丹阳、路耀军5位“80后骨干”医疗队员,在永平开展起他们的对口援建工作。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而早在2021年8月26日,肖喜荣主任也从上海启程抵达风沙凛冽的南疆边陲,在新疆喀什二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助任务。

白衣为甲,启程边疆,无论是绵延山区,还是沙漠戈壁亦或是雪域高原,一批又有一批白衣天使接力的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精神,更是爱与信仰的传承。

新的一年,祝所有援边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零死亡率!这群医生,让人“破防”了

20

22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我们一直在路上

审核:吴志勇

作者:师文、李妙然

编辑:李妙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