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虽然麻风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预防仍不可大意!

麻风病的诊断与治疗无论对于麻风流行病学、病人的治疗还是畸残预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唯有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麻风症,才可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2013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艳春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麻风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粗大;皮损内检查到麻风杆菌;组织病理学依据。只要患者符合四项要点中的两项就可以诊断为麻风病。

前两项看起来很容易理解,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过。皮损内检查到麻风杆菌主要指实验室检查:麻风杆菌检查、麻风菌素试验、麻风杆菌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和其他试验。

麻风杆菌检查操作简单,即在皮肤粘膜活动病变上取材,刮取病变处组织液,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当然不同类型的麻风症状,其所呈现出来的检查结果也是有所不同的。瘤型麻风杆菌量最多,界线类偏瘤型次之,中间界线类和界线类偏结核样菌型量逐渐减少,结核样型查菌阴性,未定类一般也呈阴性。

麻风菌素试验是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以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试验过程是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粗制麻风菌素0.1ml,48小时后注射处有浸润性红斑,根据红斑直径判断阳性程度,注射后21天观察晚期反应,有无浸润性结节及破溃。

虽然麻风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预防仍不可大意!

“早期反应”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敏感性,“晚期反应”则表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结核样麻风晚期反应表现为强阳性,界线类偏结核样型和未定类次之,而其他几型的晚期反应均为阴性。

虽然麻风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预防仍不可大意!

麻风杆菌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荧光抗体吸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试验等等。可以协助麻风杆菌的感染,特别是亚临床感染。

在治疗上,麻风病的治疗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治疗类似,都需要采取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了治愈,也一定要继续给予巩固治疗,以免复发。

目前,麻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联合治疗、免疫疗法、对合并症的治疗、麻风反应的治疗和巩固治疗。

联合治疗,顾名思义,即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化疗药物治疗。一般必须包括强力杀菌药利福平。

虽然麻风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预防仍不可大意!

免疫疗法是为了纠正麻风病人存在的免疫力缺陷,以加速死菌的消除,减少神经损伤和麻风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复发。比如,静脉内注射周围血淋巴细胞、静脉内注射特异转移因子、皮内注射灭活的麻风杆菌。

对合并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四肢畸形和足底溃疡的治疗。比如已畸形者给予外科矫正术,溃疡的清除死骨等等。

在针对麻风反应的治疗上,除严重反应外,一般不必停用抗麻风药。应及时治疗,去除诱因。这里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皮质激素、环孢菌素A、雷公藤等等。

尽管麻风病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在消灭这一疾病的态度上仍然没有一丝懈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麻风,世界卫生组织还专门确立了“国际麻风日”(又称“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时间为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这一节日的设立不仅仅是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麻风病人,更是人们对早日消灭麻风病的一种期许。

参考文献:

周艳春. 浅谈麻风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27):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