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济学家夏春:从冬奥会看虎年投资机会

作者:夏春

本文作者:银科金融研究院

【今日快评】

春节假期临近尾声的时候,北京冬奥会的惊艳开幕迅速霸屏,中国网友感叹中国式浪漫的开幕式设计,外国网友也好奇着会场的各种“黑科技”。

昨晚女足时隔14年再次亚洲杯夺冠,更是将全民对体育赛事的关注推向高潮。

在全球疫情依然严重的特殊时期,北京冬奥会无疑是一场非常成功的顶级体育盛事。作为第一个成功举办“双奥”的城市,北京冬奥之于中国的意义,自然不仅仅在体育赛事的层面。

大家经常听到“奥运经济”一次,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体育大国,单谈奥运经济已不足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顶级赛事所推动的消费和投资理念的转变,孕育的“大健康”、“国潮”、绿色经济等投资机遇。

首先,中国的冰雪运动和消费发展相对落后,北京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会直接填补冰雪产业的空白,带动全民冰雪经济。

大家可能都多多少少感受到身边喜爱滑雪的朋友越来越多,北京周边滑雪的场地选择越来越多,场地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据统计,2020到2021年大陆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

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预计冰雪消费有机会在明年冬季迎来一场大爆发。冰雪装备、人造雪技术、场馆建造、滑雪培训等行业会直接受益。

其次,近年来“国潮”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体育赛事的拉动效应和全民健身的氛围。

据估算,目前国民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总量具有2万亿元左右的规模,当中超过七成是用于体育用品的消费,伴随着李宁、安踏、特步等国潮体育品牌的崛起。

在去年整体表现不佳的港股市场上,“国潮”也是表现数一数二的板块,不少个股在去年“染蓝”被纳入恒指。

本届冬奥会也出现了不少“国潮”品牌的身影,我们预计“国潮”相关的投资机会在未来几年仍会是风口上的赛道之一。

A股市场目前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助力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包括场馆建设、技术支持、交通设施配套、特许商品销售、赞助和供应服务等各个方面。

港股市场也不乏一些布局更广泛的“大体育”“大健康”的优质投资标的值得留意。

此外,冬奥会开幕式和冬奥村里,处处看到了低碳、智能的设计细节,给吃穿住行各产业向绿色经济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这也势必引导资本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制造业、以及氢能源等绿色经济的投资机会,相关行业更有机会具备成为新一代中国“核心资产”的潜力。

【市场复盘】

经济学家夏春:从冬奥会看虎年投资机会

纳指收回上一交易日跌幅,标普和道指止跌,道指接近收平,标普有小幅上涨。

大型科技股小幅收涨,亚马逊在前一交易日大跌近8%之后大幅反弹,收涨13%。奈飞、Facebook在大跌之后都有所企稳。

尽管正值业绩期,过去一周像这样万亿级市值的公司大起大落,在美股市场上实属罕见。在资金面收紧之际,对手盘的减少,造成市场波动巨大。

油气板块依然强势,康菲石油、康菲石油涨超1%即将创新高;受到全球加息影响,银行继续走高,特别是欧洲银行板块,一度深陷困难的德意志银行连涨6日,上周涨超16%,汇丰银行过去两周累计涨幅近10%。

港股虎年首个交易日港股开门红,恒指上涨770点,汽车、餐饮及物业板块领涨。理想和小鹏汽车涨超11%。香港本地银行股大爆发,中银香港、渣打、恒生均涨超3.4%。

美国劳工部本周公布了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1月非农就业数据46.7万人,几乎为预期4倍,就业市场恢复强劲。

1月CPI同比上涨7.3%,创1982年以来最大涨幅,目前经济复苏主要面临的是价格通胀带来的风险,目前的结果已经符合美联储加息的条件,美联储有可能在3月后的每一次议息会议都进行加息,难点在于收紧速度的判断,今年投资美股的朋友或多要去交易宏观政策判断。

重要声明: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亦不构成向任何人作出任何要约或要约邀请,亦非投资建议。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涉及风险,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