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女足进入亚洲杯四强后,一直在打逆风球,半决赛两度落后、两度扳平最终点杀亚洲最强日本队,决赛又上演了“让二追三”的大逆转。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女足行而男足总是不行?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男足差在哪里?

最近看中国足球两支国家队的比赛,我脑子里总会出现一些解放战争题材的老电影镜头。看男足比赛,我脑子里呈现的画面是,国民党军官气急败坏地大喊,“兄弟们,给我顶住,给我顶住!”而女足比赛给我脑补的画面则是,解放军战士在冲锋号中呐喊,“同志们,冲呀!”

我以前一直质疑李铁在对沙特、日本上半场时全线龟缩的战术,这次女足淘汰日本之后,有网友给我发评论,“女足场面也非常被动,打的也是防守反击。”我在这里想提醒一下持这种观点的球迷,睁大你们的眼睛,认真看看,女足的防守反击和男足是不是一回事?无论是阵型的回收程度,还是反击时投入的兵力,差别巨大。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这就和战争一样,打仗时一味猛冲猛打是非常愚蠢的,都有战略性回收,但寻找机会反击和一味被动挨打完全两个概念。收缩阵型、让出控球权这种打法在国际足坛很常见,像男足12强赛遭遇强队时这种全身心收缩防守,真的是独一份。让我来形容,就是当年的“一枪不发丢了东三省”。

就是这么奇怪,好好的防守反击战术在中国男足这里愣是被曲解成“乌龟不出头”。我曾经在杨毅侃球这个平台里多次指出,中国男足输球文化缠身,已经失去了体育比赛基本的勇气和信心。

你看看12强赛那些诟病归化球员的人,全部是在说洛国富和阿兰两人的防守,用视频一帧一帧地回放某次防守中洛国富没有回防到位。我就纳闷了,难道当初归化这几位攻击手是为了增加中前场防守的吗?当初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强化攻击火力吗?要挑归化球员的毛病找找他们的进攻问题行不行?

现代足球的确要求进攻球员必须参与防守,但攻守还必须平衡呢,咱们就只惦记全员防守一件事。而且还只惦记了一半,把前场球员就地防守给忘了,洛国富前场逼抢,一帮伪专家说他扑空了位置,洛国富可能没弄明白,中国人的足球理念是,丢球了11个人赶紧全部往回跑。

男足基因天然不如女足

女足两场硬仗都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男足逆境里不制造个惨案都不好意思叫男足,这就是基因的差距。

说起男足基因的天然差距,我要给一些年轻球迷普及普及中国足球悠久的输球历史。现在网络上一堆人怀旧,说现在国足如何烂如何烂,当年怎么强怎么强,完全是在糊弄年轻人。中国足球如果只是近些年不行的话,也就不至于怂成这副德行,遇到强队把还手这件事都忘了。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职业联赛之前,83年奥预赛倒在泰国脚下,85年世预赛被香港淘汰,89年世预赛两次“黑色三分钟”被逆转,90年亚运会被泰国淘汰,92年奥预赛对韩国生死战开场9分钟被灌了三个,93年世预赛被也门淘汰。职业联赛之后,97年世预赛对伊朗两回合各丢了4个球,以至于98亚运会半决赛碰上伊朗时,我在看台上碰见一个伊朗小孩,看我是中国人,伸出4个手指头都快戳我脸上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足球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输球史,除了米卢打了一次翻身仗外,不管那时候球员怎么人才济济,横竖就是个输。几十年下来,真的没有信心了。施拉普纳上任前,足协曾召开了一次专家研讨会,把历任国家队主帅召集到一起,后来足协又成立了元老团,元老团发展到后来变成了选帅组。那真是,败军之将济济一堂,总结的经验教训一箩筐,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对制胜办法总结出心得。

为什么我特别不看好本土教练?这不怪他们,要怪只能怪中国男足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失败基因。咱们看看宫鲁鸣、杜锋执教中国男篮的精气神,再看看李铁、李霄鹏指挥比赛时的气质,杜锋在总决赛时敢喊出“落后20分算个屁呀”,本土足球教练根本没这个气势。

但这种霸气、勇气、发自内心的骄傲,女足就有。

水庆霞强在哪里?

终于说到昨晚的主人公水庆霞了,水庆霞执教中国女足,压力肯定非常大,因为她根本没有参加足协的竞聘报名,是总局把她推上来的。半决赛将亚洲最强者日本淘汰后,从我们的视角看,是不是感觉可以庆贺了,然而,当女足队员准备将她抛到空中时,水庆霞却拒绝了,原因在于,决赛还没打,还不到庆祝的时候。

中国女足从上世纪末黄金时代结束到水庆霞此次接手之前,曾聘请了四位男足职业教练,分别是裴恩才、李霄鹏、郝伟、贾秀全,都不够成功,偏偏不起眼的水庆霞成功了。水庆霞为什么能成功?她的技战术素养不见得比上述四位男教练高,关键在于,在水庆霞的职业经历中,她是赢家。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中国女足的黄金时期是96年奥运会亚军和99年世界杯亚军,水庆霞球员生涯的末期赶上了那段黄金时代,但那个时代是属于孙雯属于刘爱玲的。尽管如此,水庆霞巅峰时期,女足横扫亚洲是毛毛雨,从1986年到1997年,她参加了5届亚洲杯,拿了5届冠军。以教练身份参加亚洲杯,水庆霞是第一次,仍然是冠军。

水庆霞深知现在的女足早已物是人非,但我敢确定,水庆霞走上亚洲杯赛场时心中一定有着雄心壮志。这让我想起自己与米卢、里皮两位大帅各自一次交流,他俩说起本土教练遭遇亚洲强队时的保守,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我举例说,日本韩国确实很强,他俩那意思是,强归强,能TM强到哪儿去?至于战战兢兢吗?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这就是赢家心态,也正是男足本土教练最缺乏的基因。前面我提到的四位男足职业教练执教女足时,也不能说完全失败,但肯定不够成功。至少他们执教女足时,不会有赢家的果敢和勇气,关键战役首鼠两端、畏手畏脚,因为他们在关键战役时输的太多。

想起我一位朋友给我讲过的故事,他问蔡振华那时候为什么用里皮当国足主教练,蔡振华大手一挥,“里皮是赢家,赢过的和没赢过的,完全是两个层次”。

总局为什么接管女足?

说起来非常讽刺,女足豪取亚洲杯,原本是中国足球多年难得大喜事,居然没中国足协啥事。从女足聘请水庆霞当主教练,到这次女足管理团队的搭建,总局基本将中国足协完全架空。

总局接管女足,源于男足在12强赛打得稀巴烂,中国足协竞聘产生的主帅不行,球队表现不行,归化工程也弄成了烂尾楼。这次女足主帅,足协还想着关起门搞竞聘?门儿都没有。有江湖传言说水庆霞上任是孙雯力推的结果,甚至说孙雯已经放出了辞职的狠话,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但孙雯在总局那里说话管用是真的,至少比男足圈的人有威望。

女足是志在奔腾的马,男足是原地拉磨的驴

即使在火热的甲A年代,中国男足球星被捧成了城市英雄,在总局大院里,他们的被认可程度远不如女足。体育总局的价值观看重成绩,看重实力,男足受欢迎只是在市场上受欢迎,不出成绩根本没地位。这很像现在的流量明星,粉丝再多,收入再高,假如没有好的作品,永远得不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专家永远推崇实力派。专家对华而不实的流量明星有多么不屑一顾,总局大院的从业者对高薪低能的男足球星就有多么不屑一顾。

很多人总是不愿意让总局的人拿竞技体育的那一套办法来管理足球,因为他们认为足球和其他项目不一样,有的人还非常排斥国外先进足球的那套东西,他们认为中国足球和国外足球不一样。那中国足球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难道既不符合相通的运动规律,也不符合世界足球规律?就让男足这帮几十年输的晕头转向的人,搞内部研发,能上得去吗?这些人几十年来,和拉磨的毛驴一样原地转圈,能有什么出息?

至于总局启用李霄鹏的不成功,是可以理解的。李铁必须要拿下,请合适的外籍教练又缺少时间,不妨让李霄鹏试试,李霄鹏是没合同的,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注定是试角色,打得好,就转正,打得不好,肯定另请高明。

女足夺冠的事实证明,男足要想有起色,还必须由赢家接手,10到20年内,土帅带不动国足。

春节过后“有球必应”节目继续

记得时间还是每周一傍晚18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