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要闻|巴赫:奥运火炬传递的信息是团结和复苏

冬奥要闻|巴赫:奥运火炬传递的信息是团结和复苏

2月4日上午10时30分,在闭环条件下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举行。闭环内火炬接力一共有46棒火炬手,接力距离5.1公里,平均每棒火炬手传递距离约110米。整体接力路线是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南门出发,按逆时针方向,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东门、北门,最后到达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处收火。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联合国前秘书长、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主席潘基文,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中国首位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张虹等来自“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参与了火炬接力。

张虹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比赛中夺冠,收获中国速度滑冰冬奥会首金。北京申办冬奥会期间,张虹担任申办形象大使。2018年2月,张虹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11时48分左右,作为第44棒火炬手,张虹点燃了第45棒火炬手巴赫手中的火炬,两人一起向现场观众和记者招手致意。与巴赫一起参与火炬接力让张虹非常兴奋,后者在传递火炬时还做了一个模仿速度滑冰的动作。

巴赫在现场说,传递奥运火炬的感觉总是很棒的,在开幕式前参加传递更是如此,这也让他对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更加信心十足。巴赫说:“奥运火炬传递的信息是团结和复苏。它表明,即使在现在这样有疫情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团结起来,求同存异,聚拢在一起。”

巴赫完成自己这一棒接力后,点燃了阿卜杜拉·沙希德的火炬。几天前,阿卜杜拉·沙希德在抵京时祝中国人民“虎年大吉”,并赞赏中国政府为冬奥会所做的准备工作。

奥林匹克宣言广场设计取意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外形呈五个同心圆,形成向心凝聚于五环的图案。外圈的北半辐,以三段总长29米的弧形铜碑构成法、中、英三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载体。中文《奥林匹克宣言》的弧形碑体居中,上立主碑。正背两面,刻有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的浮雕形象。湖畔绿地随五个同心圆的渐次递进导入下沉结构广场中,因地差渐变更显出宣言载体的庄严与崇高。碑体以中国金石文化青铜“铭文”及雕刻方式,凸显奥林匹克的厚重感,更借浮雕表现中国传统云纹的美丽形态,形成大气而又充满动感的奥林匹克文化环境氛围和地标性景观。

(北京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