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图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翟羽佳 摄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中新网张家口2月5日电 (记者 崔涛)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很多河北元素大放异彩,“雪如意”、大境门、马兰花儿童合唱团、安平烟花、蔚县剪纸……这些瞬间,让河北惊艳世界!

河北山里娃登上世界舞台

2月4日晚,由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登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舞台,他们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

这支合唱团一共44名孩子,均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河北保定阜平县的五所乡村小学,是真正“大山里的孩子”。他们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5岁,很多孩子第一次来到北京。他们用天籁之声,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真诚和友爱。

冬奥会开幕式精彩纷呈,热场表演更是让人热血沸腾。4日晚,张家口的三支舞蹈队有幸在“鸟巢”演出,美轮美奂间展现出山城人民奉献冬奥、祝福冬奥和昂扬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立春”“五环”绽放“鸟巢”之巅

在开幕式上,除了震撼人心的表演外,烟花燃放环节也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当“立春”造型的烟花在“鸟巢”上空绽放,瞬间燃爆现场氛围,独具匠心的烟花设计更是惊艳了全世界。开幕式上包括“立春”“五环”“雪花”在内的烟花造型都出自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烟花制造企业。

据介绍,安平县相关烟花制造企业接到烟花制造、燃放任务后,组织顶尖力量对数字烟花进行研究,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每个环节均严格把控,实时进行测量、测试、测验,确保高质量完成产品生产。

口罩上的中英双语剪纸“欢迎”

在开幕式上,入场式标兵的服装,采用了河北蔚县的民间剪纸图案,凸显中国人过年的喜庆吉祥。标兵所佩戴的口罩上,以中英双语印出“欢迎”字样。

蔚县剪纸历史悠久,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逼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引导员佩戴的小礼帽,均采用来自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2022年是中国农历的“虎年”,按照传统,人们习惯在虎年给孩子们戴虎头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图为:张家口大境门。 韩冰 摄

特写镜头中的“雪如意”、大境门

在开幕式直播画面中,有很多镜头给到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张家口大境门,将这些代表河北的元素展现在世界面前。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之一,“雪如意”不仅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而且其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被称为“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场馆的典范”。

大境门是张家口地标性古建筑,是中国北方最早对外贸易的“开放之门”。从明朝隆庆年间,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自此,大境门作为“陆路商埠”“皮都”的互市和边贸市场,持续繁荣长达450年,成为素有“第二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古道的起点。2月3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接力的最后一个点位,就设在了大境门。

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正呈现在世界面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