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圖為: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翟羽佳 攝

(北京冬奧會)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中新網張家口2月5日電 (記者 崔濤)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很多河北元素大放異彩,“雪如意”、大境門、馬蘭花兒童合唱團、安平煙花、蔚縣剪紙……這些瞬間,讓河北驚豔世界!

河北山裡娃登上世界舞台

2月4日晚,由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山裡娃組成的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登上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舞台,他們用希臘語演唱了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

這支合唱團一共44名孩子,均來自太行山革命老區河北保定阜平縣的五所鄉村國小,是真正“大山裡的孩子”。他們中最大的11歲,最小的5歲,很多孩子第一次來到北京。他們用天籁之聲,向全世界人民展現了中華民族對世界人民的真誠和友愛。

冬奧會開幕式精彩紛呈,熱場表演更是讓人熱血沸騰。4日晚,張家口的三支舞蹈隊有幸在“鳥巢”演出,美輪美奂間展現出山城人民奉獻冬奧、祝福冬奧和昂揚向上、積極奮進的精神風貌。

“立春”“五環”綻放“鳥巢”之巅

在開幕式上,除了震撼人心的表演外,煙花燃放環節也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

當“立春”造型的煙花在“鳥巢”上空綻放,瞬間燃爆現場氛圍,獨具匠心的煙花設計更是驚豔了全世界。開幕式上包括“立春”“五環”“雪花”在内的煙花造型都出自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的煙花制造企業。

據介紹,安平縣相關煙花制造企業接到煙花制造、燃放任務後,組織頂尖力量對數字煙花進行研究,同時在生産過程中,嚴把品質關,每個環節均嚴格把控,實時進行測量、測試、測驗,確定高品質完成産品生産。

口罩上的中英雙語剪紙“歡迎”

在開幕式上,入場式标兵的服裝,采用了河北蔚縣的民間剪紙圖案,凸顯中國人過年的喜慶吉祥。标兵所佩戴的口罩上,以中英雙語印出“歡迎”字樣。

蔚縣剪紙曆史悠久,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内外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蔚縣剪紙吸收了河北武強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繡花樣等民間傳統藝術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用小巧銳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構圖樸實飽滿,造型生動逼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式引導員佩戴的小禮帽,均采用來自河北民間的傳統虎頭圖案。2022年是中國農曆的“虎年”,按照傳統,人們習慣在虎年給孩子們戴虎頭帽。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河北元素

圖為:張家口大境門。 韓冰 攝

特寫鏡頭中的“雪如意”、大境門

在開幕式直播畫面中,有很多鏡頭給到了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張家口大境門,将這些代表河北的元素展現在世界面前。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标志性場館之一,“雪如意”不僅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而且其建設過程中處處展現“綠色奧運”的理念,被稱為“建設綠色低碳可持續場館的典範”。

大境門是張家口地标性古建築,是中國北方最早對外貿易的“開放之門”。從明朝隆慶年間,張家口大境門外元寶山一帶逐漸形成了在曆史上被稱為“貢市”和“茶馬互市”的邊貿市場,自此,大境門作為“陸路商埠”“皮都”的互市和邊貿市場,持續繁榮長達450年,成為素有“第二絲綢之路”之稱的張庫古道的起點。2月3日,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火炬接力的最後一個點位,就設在了大境門。

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冬奧會,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正呈現在世界面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