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戴姆勒没了,奔驰来了!

赶在虎年来临之际,全球汽车巨头戴姆勒突然发布了一个消息——自己要改名了,以后不叫戴姆勒,就叫“梅赛德斯-奔驰”。

这很少见。因为对于戴姆勒这样头顶“汽车发明者”和全球顶级汽车集团等诸多光环的汽车巨头来说,把自己的名字改变一下虽然并非难事,但也不是随便刻上一个萝卜章那样简单。

戴姆勒没了,奔驰来了!

但戴姆勒依然真的这样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戴姆勒,或者叫梅赛德斯-奔驰,也确切地知道了一件事——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快要远去,现在就是改变的时刻。

戴姆勒没了,奔驰来了!

从戴姆勒到奔驰

从时间线的角度去梳理的话,戴姆勒的改名其实并不奇怪。在这家公司的历史上,这也不是第一次改名了。最早的时候,这个公司叫“戴姆勒-奔驰”,到了1998年和克莱斯勒合并后,名字变成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后来双方的合作破裂了,又变成了“戴姆勒股份”。

到了现在,“戴姆勒股份”又要再一次改名了,而且是早就确定了的改名。因为早在去年年初,这家汽车巨头就在掌门人康林松的推动下进行了业务拆分,卡车业务被单独分离出去,并且还在积极谋求上市。而从那时开始,有关戴姆勒改名为“梅赛德斯-奔驰”的工作就已经被提上日程了。

当时的情况是,戴姆勒的股东们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就拆分做出最终决定——现在改名一事落地表明,股东们已经做出了决定,尽管这个决定意味着“戴姆勒”作为奔驰的母公司将不复存在。

这也正式意味着,之前的那个“戴姆勒”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将会变成两家独立的公司,分别运营乘用车品牌和商用车品牌。其中戴姆勒卡车业务已经于2021年1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完成了上市。

“梅赛德斯-奔驰”作为一个乘用车品牌已经在豪华车市场建立了广泛认知。所以CEO康林松说,三叉星作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传统标志,作为一个公司名称能够让这家汽车巨头看起来更加具有吸引力。

他具体解释称,在过去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里,人们对于梅赛德斯-奔驰的关注有所增加。基于此,他发誓要把这个百年老店打造成一个“奢侈品牌”。但是在更大程度上,这次改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戴姆勒去年的业绩不是那么好,这让康林松没法向股东和董事会交待。

戴姆勒没了,奔驰来了!

销量下滑和新四化压力

康林松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所以对他的考核简单且直观——给股东带来足够的利益回报,瓜分更多的红利,而且最好股价能够涨上来。但这一切都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其中销量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但是2021年的销量,着实让老康有点高兴不起来。奔驰乘用车全球销量是2093476台,同比下滑5%。而中国作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时也是各大豪华品牌挤破头争夺的增量市场,总销量为758863辆,但是然同比下降2%。

这就不好了——意味着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奔驰都呈现了一个下滑态势,尽管幅度不大,但足以引起警惕。因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宝马集团,2021年向全球客户交付了252万辆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汽车,同比增长8.4%。而在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宝马更是卖出了超过84.6万辆汽车,同比增幅达到8.9%,完全碾压了奔驰。

如果说销量和竞争对手带来的是一种直接压力的话,那么以“新四化”为代表的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则从根本上动摇了奔驰引以为傲的技术积累,这迫使奔驰必须以尽可能快的姿态迎接这波变革。分拆成乘用车和商用车也能更好地根据行业特点,选定不同特点的发展路线。其中一个关键的特点在于,相比现在乘用车更多采用纯电动技术路线,商用车更青睐于氢能技术路线。

具体到戴姆勒的卡车业务,其已经和另一个卡车巨头沃尔沃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并专注于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技术研发,以确保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共享技术。

除了技术特点之外,乘用车和商用车在使用场景、推广方式等诸多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意味着分拆和改名相当于推出了一种“双线发展”的转型升级路径。这符合一个传统汽车大厂的转型逻辑。

戴姆勒没了,奔驰来了!

既有好处也有挑战

无论是分拆还是改名,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为直接的好处就在于,戴姆勒卡车的分拆上市,可以让戴姆勒获得非常可观的财务回报,以便在至关重要的智能化浪潮中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储备——戴姆勒股份持有戴姆勒卡车多达35%的股份,这些如果变成现钱的话,将会十分可观。

这些资金的优势体现在,当梅赛德斯-奔驰在和特斯拉这样的强悍对手竞争时,能够为包括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在内的核心能力养成持续提供资金——就当前而言,奔驰在智能驾驶方面完全落后于“造车新势力”。

但是问题和挑战也同样存在。比如在卡车业务单飞之后,作为两家独立存在的公司,他们之间不要指望会像以前那样在技术合作方面维持亲密无间的关系了。另一方面,这可能会影响卡车业务的实际表现——2021年的业绩还没有完全公布,但是2020年戴姆勒卡车的业务虽然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大部分利润都来自海外,主要是美国市场。在自己的大本营欧洲市场,戴姆勒卡车几乎没有利润可言,有时还会陷入亏损。

不过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于中国。多年来,相对于沃尔沃,戴姆勒卡车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甚至连一度登顶中国豪车销量榜的乘用车业务也被宝马集团超过,所以这次分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汽车发明者”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始终是一个问号。

百姓评车

换个名字,就能带来好运?从资本市场角度而言,改名或者分拆都算是一次不小的突破,但也只是战术性质的进步,无法从长远战略角度给予奔驰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症结在于,无论是卡车还是乘用车,奔驰的智能化水平都落后于包括特斯拉或者沃尔沃这样的新老竞争对手。所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分拆拿到的钱,除了把以康林松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的业绩做得更漂亮之外,没有更大的意义。

总结来说就是,换个名字并不能给奔驰或者戴姆勒带来好运,也起不到“冲喜”的效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