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水木清华”?浅谈《滴天髓》所说的“成象”的基本条件

“金白水清”,“木火通明”,“水木清华”,这些词大家都一定非常熟悉了,尤其是与其相关的八字格局大家更是烂熟于心。八字的格局来源有很多,有从十神而来的,有从“形”而来的,也有从“象”而来的,如前面我们所说的这几个格局就是从“象”而来的。(图片来源于pexels)

什么是“水木清华”?浅谈《滴天髓》所说的“成象”的基本条件

《滴天髓》中有“形象”之说,其中的“形”的关注点在单一的五行是否旺,而“象”则主要关注于两个不同的五行,这似乎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但其实并非如此。《滴天髓》中说:“两气合而成象”,《渊海子平》中说:“两行成象”,从这两句话来看,似乎《滴天髓》所说的“成象”的标准一定要是“两个五行”而不是一个五行,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象”似乎有点区别,这是对古人的误解。

成象只能是两个五行吗?

要理解《滴天髓》中“成象”的真正含义,我们还要翻阅《三命通会》。在《三命通会》中有这样一段话完整地解释了什么是“成象”。书中是这么说的:“凡五行取象,本象取本象,如甲乙丙丁木火象之类。化象取化象,如戊癸丁壬,亦木火象之类。……火土多毒,火木多聪,火水多昧,火金多烈,木火文彩,木水清奇,木金方直,木土毒害,水火智慧,水木智仁,水金秀丽,水土重浊。各以五行之性推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个五行也可成象,而不是一定要两个五行。

八字中的“两行成象”,有可能来自于“神趣八法”中的“照象”,两者都是以两个五行各自成象而来。这两个五行之间必须要互相之间有益才行,如果互相之间无益,则成象也不一定好,比如前面所提及的“水土重浊”就是如此,而“金白水清”则因为金生水旺,且各自秀丽所以为好。

说到这里,对《滴天髓》熟悉的朋友就会提出质疑了,因为我前面说的某个概念是错误的:在《滴天髓》中并没有说只有两个五行才能成象,因为《滴天髓》中还有“独象”和“全象”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五行可以成象,两个五行可以成象,五个五行也可以成象(《滴天髓》的注解者认为最多三个五行可以成象),不用拘泥于数字。

两行成象的判断标准

很多人问我:“我这个八字是不是木火通明”?我的回答一概是:“好像是”。为什么我要这么回答,原因很简单,八字的成象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跟“从格”的成格条件一样糊涂。比如《滴天髓》原注中的要求是“天干属木,地支属火”者为成象,也就是说把条件严格限制在了干支之间,但八字有四柱,某一柱成象了,其他柱要怎么判断?因此任铁樵对原注解直接忽略而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两气双清,非独木火二形也如土金、水相生各半五局”,也就是说八个干支每个五行各占四个就是“两行成象”。如果以任铁樵的定义,则“水木清华格”的成格条件是八字中有四个水,四个木,不能有其他五行。

光是《滴天髓》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了,那么《三命通会》是怎么说的呢?《三命通会》对“两行成象”的判断标准仍然是“两行各半”,但跟任铁樵的“八个五行各自一半”又不一样,是“四柱两半”。什么是“四柱两半”?就是四柱中每柱的干支都要求是一个五行,然后两个五行各占两柱,比如书中举例的“韩学士:戊戌(干支土)、丁巳(干支火)、戊戌(干支土)、丁巳(干支火),火土成象”,显然比任铁樵所定的入格条件更严格。

虽然《三命通会》所定义的“成象”判断标准很严格,但书中有些地方的描述却并非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判断,比如“壬申、壬子、甲戌、丙寅,会印归禄,水精火神之妙,木火通明之象”,将一个八字既断为“水火成象”,又断为“木火之象”,显然万民英所用的成象条件也是似是而非的。

因此,如果宽泛来说,八字中有两个五行占最大比例就是两行成象,如果严格来说,需要两个五行的干支各占一半,因此,“水木清华”最基本的入格条件就是水和木要各占一半。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文|西风独醉探讨命理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请大家关注我,和我探讨命理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