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快看!湖州南浔千年“技艺”亮相冬奥舞台

快看!湖州南浔千年“技艺”亮相冬奥舞台

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保护名录”的双林绫绢,被选定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产品,但它到底用于何处?今天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南浔区双林镇的湖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内,揭开了这批冬奥绫绢的真实用途。“我们厂从2021年开始,就专门组织了‘冬奥绫绢’生产小组和5人质量检验小组,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冬奥绫绢的生产任务。”负责人郑小华自豪地介绍。

双林绫绢将在奥运会上用做什么?郑小华从样品陈列室拿出一方长约40CM、宽约30CM的绫绢布样介绍说:“绫绢主要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奖运动员的获奖证书,底色共分金银铜三色。有此图案的绫绢经过再制作后裱封于证书封面。”

快看!湖州南浔千年“技艺”亮相冬奥舞台

在中国传统的丝织品——绫、罗、绸、缎中,绫绢居于首位。双林绫绢生产历史非常悠久,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以“轻如朝雾,薄似蝉翼”而闻名于世。据双林附近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到的碳化了的绢片测定,双林绫绢生产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如今,双林绫绢织造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作为浙江省“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小华入行已有41个年头。谈及为何被选为冬奥会获奖证书用料,郑小华笑着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奖证书就用了我们的产品,这次主办方第一个就想到了我们,双方可谓一拍即合。双林绫绢也实现了运用于双奥赛场的壮举。”

快看!湖州南浔千年“技艺”亮相冬奥舞台

在郑小华的记忆里,厂内的双林绫绢曾三次“出圈”。1978年双林绫绢厂生产的仿古绢“走进”故宫博物院后,又先后走进大英博物馆、克里夫兰博物馆、华盛顿博物馆等;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双林绫绢,又被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邀请,作为生产奥运会证书的原材料之一。最近一次“出圈”,就是在今年随着舞剧《只此青绿》登上《国家宝藏·展演季》舞台,双林绫绢为大众所认识。

7年前,郑小华的女儿郑依霏回到家乡双林继承父辈的绫绢织造技艺,通过互联网拓展私人订制等销售渠道,并结合文创产业的发展,研发出更好的绘画、装裱用绢,同时扩展至装饰美术等领域。

如今,在传承人的坚守下,双林绫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曾经的绢可代纸作画泼墨,绫则用作装裱书画。现在的绫绢还可以制作戏剧服装、台灯、屏风、风筝、绢花等工艺美术品,从书案走向了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让这项逐渐陨落的千年传统工艺再次大放光彩。

作者:刘海波 张斌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