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神品 | 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潘龄皋法帖《陋室铭》。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号葛城居士,河北安新人。书法以行书见长,在颜(真卿)字风格基础上,远取苏(东坡)书之丰腴,赵(孟頫)书之淑美、董(其昌)书之清雅,近取刘(墉)书之浓厚,形成了自己的风貌。

仔细考察潘书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为庚戌(1910年)43岁至己未(1919年)52岁当甘肃省长之前。其作品明显带有颜(真卿)苏(轼)和刘(墉)字风格,笔墨丰厚,章法茂密。

二是自壬戌(1922年)55岁居家赋闲至己卯(1930年)62岁时。此阶段其书法风格已臻成熟,用笔重中见轻,结字左紧右松,章法疏朗清逸。

三是自1938年定居北平直至逝世,多有所题匾额和手抄经卷问世,风格纯熟闲雅,境界炉火纯青。

总体特征是:笔画饱满,结字欹侧,章法清朗。其笔法多用逆笔入纸,导墨行笔,笔画显得外柔内骨,点画果断干脆,干净利索;撇画挺拔而厚重;捺画一波三折而内含筋骨;钩画多方折;竖画行笔时劲健凝重,万毫齐力,收笔时至力量饱满时戛然而止,有一种笔止意无尽之感。

潘龄皋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特征是上重下轻,左重右轻;上下紧密,左右宽松;上横不平,偏竖不直。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

潘龄皋书法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对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起伏跌宕,韵律勃动;肥不臃肿,瘦不枯薄,宽不松散,细不纤弱。总之,潘龄皋书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内刚,娇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在静谧、安祥、平和之中蕴含着勃然欲发的生机。

潘龄皋先生学富五车,博学多闻。不仅是一位爱国人士,同时也是一位文化巨匠。自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龄皋均以书法名世。其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名重平津和冀中一带,与谭延闿齐名,时有“南谭北潘”之论。龄皋曾为平津许多商号店铺书写匾额;北京颐和园、北海团城亦有其书写的碑文和楹联。在保定,亦多有其书法遗墨及碑刻存世。民国时期,北京、天津出版过其字帖十四种,其中尤以《胡大川幻想诗》、《南濠诗话》、《又一村诗话》、《潘龄皋太史墨宝》最为著名。1985年,天津古籍书店根据1934年天津“文成堂”为他出版的字帖,刊印了《潘龄皋行书四种》,对潘体书法有弘扬之功。

潘龄皋法帖《陋室铭》超清欣赏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神品|大家:他的字别有魅力,笔墨丰厚茂密

书法 发现心灵的美好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心游万仞 精骛八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