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太,有4子1女,在二儿子家住了7年,没想到,被孙子借光了40万积蓄,如今,孙子不承认,大儿子:不还这40万,我就不养老。65岁老二躺地上打滚儿说没借钱。
杨桂蓉和丈夫周国结婚多年,一共生育了4个儿子和1个女儿,一家人原本住在乡下,和睦相处。
直到10年前,乡下老房子拆了,杨桂蓉和丈夫带着所有子女,全都搬到市里生活,并且都在同一小区。
最近,杨桂蓉却哭着找到电视台求助:说丈夫5年前中风瘫痪,无法说话,行动也不能自理,她年龄大了腿脚不好,没能力照顾丈夫。
两人每个月,加在一起只有补助的600块,维持生活都难,也请不起保姆,子女们更是对他们不闻不问,也不管他们。
4个子女明明都跟老人住在同一小区,老4就在楼上,最远的老大也才3分钟就能走到,而且每家的条件也不错,为何都对父母不闻不问呢?
杨桂蓉支支吾吾的透漏说:老二的儿子,也就是2孙子,曾经以买后八轮为由,借走了她们老两口的养老钱10万,让老大很不满意。
这时,老大周建强闻讯赶来,气愤的指责说:不是10万,原本父母有40万积蓄,足够养老请保姆,却瞒着他借给老二的儿子,现在才会过的这么惨。
杨桂蓉连连解释说:她之前也不知道,那时候丈夫还没瘫痪,是2孙子哄骗丈夫去取的钱,如今丈夫说不出话,2孙子就否认借过钱。
为了弄清楚真相,大家来到老二周爱民家,老二正在家带孙子,一看到大家,就信誓旦旦的说儿子周新没拿过父母一分钱。
随后,大家立刻拨通周新的电话,周新在电话里支支吾吾的说:老人之前给每个孙子了一笔钱,现在也没有证据,证明他曾拿过老人的钱。
话还没说完,老二突然情绪激动的用双手捶自己的头,然后躺在地上打滚说自己和儿子太委屈,付出了7年,却被老大指责。
原来,老房拆了后,杨桂蓉和丈夫就跟着老二一家租房住,吃喝拉撒都是老二一家付出,她们没给过一分钱伙食费。
直到老大冤枉周新借了钱,经常过来大吵大闹,杨桂蓉和丈夫才为了大家的清净,才不得已搬出去住了。
那么,周新到底有没有拿过老人的钱呢?
小女儿周梅也赶了过来,一见到老大就气愤的说:当时父母选的都是房子,没拿多少钱,为了一碗水端平,父母给了4个儿子每人2万,只给了她这个女儿1万。
她也不知道老二的儿子有没有借钱,但是,她认为父母不可能还有40万积蓄,一切都是老大不想养老的借口。
老大反驳说:他并没有不管父母,曾经把父母接过去照顾了整整一个月,如今老二不还钱,他以后就不会管了。
大家又来到老四家,老四不在,还是在麻将馆找到他,一见到老大,老四就满脸不耐烦,指责一切都是老大在找事。
因为老四虽然没照顾父母,但父母这5年都是住的他的房子,他会时不时去看望父母,只有老大咬住那笔钱不放。
他认为老二的儿子如果借了钱,肯定会还,没必要一直因为这吵吵闹闹,还借此对父母不闻不问,破坏了4姊妹之间的感情。
老大气的拿出水杯要打向老四,被大家阻拦了下来。
这时,三儿子也赶过来,杨桂蓉一看到老三,就高兴的说:三儿子最孝顺,是收废品的,每天收工都会来给老父亲洗澡。
三儿子也坦然的表示:那是父母的积蓄,不管是10万还是40万,他都不在意,只是每天来尽自己的孝心就够了。
老大夫妻委屈的告诉大家:姊妹众多,作为家里的老大,年轻时他为家里奉献很多,父母却一直都没怎么帮衬他,反而把积蓄给了老二的儿子。
没想到,这时候,杨桂蓉老太太突然改口说:她没把钱借给2孙子,只是记性不好,不知道钱去哪了呢?
这让老大更气愤了,他大喊道:这笔钱什么时候拿出来,给他一份,他才会赡养父母。
老二也不满的说:你非要这么算的话,那我照顾了父母7年,没找你们要过一分钱,现在你们也得把伙食费拿出来。
周新的妻子也委屈的哽咽着说:爷爷奶奶跟她们住了7年,感情很好,家里装修都是按爷奶喜欢的风格,最大的卧室也给了爷奶。
最后经过调解,大家协商了这个解决方法:杨桂蓉和丈夫继续住在老四的房子里,老三每天继续给老人洗澡,打扫卫生,老大和老二给500赡养费。
至于那笔钱,等找到在哪了,再来协商。#情感#
@7月花花
不管是杨桂蓉夫妻,还是老二老三老四以及小女儿,他们都不大在意那笔钱在哪,毕竟那是老人的钱,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只有老大全程暴跳如雷,好像是他丢了钱一样,甚至张口闭口找不到钱,就不照顾父母。
在他看来,父母来自己家住了一个月,他没开口找父母要一分钱,老二照顾了7年,就拿走了10万,让他觉得十分不公平。
这事之前,姊妹5个相处和睦,就是因为孙子借走了钱,让一家人开始有了隔阂,甚至老大还闹得彼此都不相往来。
老大没想过,他是4个儿子中,出钱出力都最少得那一个,就算父母没钱,作为子女都应该赡养父母的,而不是一心计较自己的得失。
有人说:老人的积蓄自己有处置权,子女尽孝也应该是无条件的,子女不能因为积蓄,来决定尽不尽孝,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