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赛事大年。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相继举行,杨浦健儿们捷报频传。同样,在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中,杨浦健儿们也积极参赛,并取得了不俗战绩,最终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三四年前,杨浦在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中排在六七名的位置,前两年稍微上升了点,排到了五六名,2021年取得第一。这样的好成绩,杨浦还是首次。”杨浦区少体校校长田青说,竞技体育的周期性较长,好成绩的取得绝非是突发性的,这也和近几年区体育局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推进体教融合,以及多元化办训模式等分不开。

体教融合是上海较早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几年,区体育局积极联合区教育局,展开深入调查走访,形成了“一条龙”布局布点方案,以三大球、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为重点,深化推进学校体育课余训练,高中体育专项化课改达到全覆盖。同时,连续三年组织体育传统学校四千余名两年级小学生参加运动能力筛查测试,筛选优秀体育苗子,并联手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让专业教练走进校区,协力培养青少年运动员。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为深化体教融合,2020年,区体育局在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成立“学生体育活动实践基地”,与杨浦职校联手开设体育特长生班,形成“运动训练+学习”新模式,探索后备人才生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到了2021年,又再次联手区教育局,进行上体附中体教融合特色学校一体化建设预可研,以打造上体附中特色高中为契机,推动体教融合特色学校的一体化建设。

“杨浦区的体教融合工作开展较早,我们也是抱着共建共赢的心态,在区体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走到各个学校去拜访,询问学校对体育有些什么样的需求。比如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各个学校都非常缺体育教师,我们就安排教练员队伍走进校园,弥补学校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部分学校缺乏体育场地,我们又将少体校的专业体育场地向他们开放使用。形成资源共享后,对于少体校来说,这两年的生源大幅上升,目前少体校注册运动员达到了3000余名。同时,不少体育场馆较多的学校也会将场地提供给我们。如此一来,教育与体育共同培养青少年体育人群,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从中挖掘到了不少适合体育的后备人才。”田青说。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在体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下,越来越多优秀运动员涌现了出来。来自区少体校网球队的队员邓嘉怡,是在体教融合的环境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练习网球8年,她在小学时被区少体校教练选中,随后边学习边打球。长年的训练并没有影响到邓嘉怡的学习成绩,文化成绩不错的她,在体育竞技成绩上也非常突出,还获得了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最佳运动员”称号。邓嘉怡说,“学习和体育训练、比赛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事,都需要有耐心、有毅力。专业的训练让自己的身体素质更强了,也让自己更有信心,即使在学业上遇到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离不开背后默默奉献的教练,在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中,杨浦也有8名教练员当选了“最佳教练员”称号,37名运动员被评选为“最佳运动员”的称号。此次已是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副主任、羽毛球队总教练杨寅第四次获得“最佳教练员”称号,在他看来,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离不开训练场地的保障、教练员团队的齐心协力,更重要的是对训练模式做出创新。

“现在的训练有点像‘流水线’的操作模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需要打好基本功,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配有一名专职外聘教练来专门负责一个动作,到了三年级就会有一名教练专门将所有的细节动作组合起来,开始进入对抗环节。” 杨寅说,这样的模式对小朋友们来说学的会更快,对于教练员而言也很有优势,只教一个动作会比别人教的更有经验,每个教练专职只负责一个环节,效果就特别快。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训练模式创新了,体能康复训练也得跟得上。“在竞技体育训练中,体能康复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在杨浦,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也在为运动员们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田青告诉记者,杨浦区少体校是国家首批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在这里,科学的体能训练能够避免运动员的伤病,可以合理的发掘运动员较为适合的体育项目。同时在青少年训练中,康复是很重要的一块,防伤防病能让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更长。

传统体校长期以来一直是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杨浦区体育局也十分注重强化项目布局和训练体系的有机衔接,探索多元化青少年体育训练新模式,通过让社会力量融入原有的办训模式,来不断丰富“多元办训”的内涵。“在区体育局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办训,我们开展了马术、高尔夫、艺术体操三项运动,在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中,几个项目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田青说,接下来还会不断探索社会力量办训,以提高科学选材、科学育才、科学训练水平。

得益于近年来的种种探索和努力,杨浦区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田青表示,“此次杨浦实现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团体奖牌榜第一名,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接下来将全力备战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把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在队伍当中传承下去,齐心协力再创佳绩。”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通过全力备战,力争实现3个目标:

一是优化布局。主要是抓实少体校、手球、短跨等3个国家高水平基地和游泳、足球2个市级精英基地建设,并争取游泳、重竞技、羽毛球、手球、空手道(跆拳道)、帆船(帆板)等6个项目,在本届市运会上取得不俗表现和重大突破。与此同时,积极拓展马术、橄榄球、轮滑、滑板等市场化程度高、适合国际大都市开展的项目,努力形成传统优势项目扎实突出、潜力项目成长良好、新兴项目合理孵化的正金字塔型结构。

喜讯!杨浦斩获团体奖牌榜第一名

二是通过比赛来锻炼队伍。教练员队伍将重点聚焦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争取出名师、出典型、出好的团队;运动员队伍将抓好“一条龙”布局,做优做强6支二线运动队,保持人才输送第一梯队的优势。科研员队伍也至关重要,要在走专业化、年轻化的基础上,充分借智借力,加强科研保障。

三是深化融合。通过深化改革,推动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打造后备人才蓄水池。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在杨浦试点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推动青少年体育训练规范化建设,并充分调动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探索更加开放多元的办队模式。此外,还将积极推动白洋淀足球场改扩建项目,联手区教育局,开展上体附中体教融合特色学校一体化建设,推动体教融合纵深发展。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