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作者:花煜寒

花煜寒|文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值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即便冒着再大的风险,甚至重新被定性为“反革命”。

对于冯化成这样一位知识分子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这位已经逝世之人,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佳诠释。

从1974年-1976年历时一年半的治疗过程中,他总共做了13次手术。

在按照生前医院对其进行遗体解剖时,发现他身体几乎各主要脏器都已经有癌瘤转移了。

就是在这种身体状况下,他依然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的一刻。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当他逝世的消息在1976年1月9日公布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痛哭不已。

从当时一位外国记者的文字记录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街上“差不多每个人的脸上都很沉重”,列车中“军人们捶胸痛哭”,机关、公寓、学校里的人们在默默流泪“到处有人在哽咽”。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而这位让冯化成不肯回家的人,就是被尊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的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的逝世不仅举国悲痛,更让联合国第一次因大陆领导人逝世降下了半旗。

而在此之前,联合国总共只降过4次半旗,他们分别是:甘地、斯大林、达格·哈马舍尔德、马丁·路德·金。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在冯化成朗诵他写给周总理的诗之前,马守常与曲书记就已经给周秉昆一行三人看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

而这也足以说明《人世间》对周总理、对那段历史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因为周总理的逝世,引发出了《人世间》长达三集篇幅的后续故事。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由于许多的原因,本该低调处理周总理的身后事。

可在1976年1月11下午,周总理的遗体运往公墓火化的路上,百万群众自发性聚集在了东西长安街的两侧,站在严寒中泪别周总理的灵车。

这也就是那句“十里长街送总理”典故的由来。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虽然事后多方面要求不准报道普通百姓对周总理的悼念活动,但还是在当年的4月4日清明节当天,来自全国的群众自发聚集到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

而冯化成之所以没有回家,就是赶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了这一场悼念周总理的活动。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也正因为这一场本该平静与悲痛的悼念活动,在4月5日凌晨演变成了一场“警民冲突”。

就此引发了那场被称作“四五运动”的运动,也因为这场运动让“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小平同志被免去了所有职务。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也正因为千万个冯化成所参与的这场“四五运动”,间接导致了1976年10月那一刻的到来。

那场历时十年的“浩劫”结束了,虽然冯化成还没有被释放,但因为自己姐夫而入狱的周秉昆却先一步被释放了。

也因为这场运动,让光字片的邻居与周家的朋友们认识了郑娟,或许这也是郑娟一次进入周家的契机呢。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虽然冯化成因为“四五运动”而被捕,可是为何到了1976年10月之后他也还没有被放出来呢?

那是因为“四五运动”被正式平反至少还要再等上2年的时间。

直到1978年11月14日,这场“四五动动”才被正式平反,经“政治局常委”批准,“市委”正式宣布“四五运动”是一场“革命行动”。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至此,当年受到迫害或被捕入狱者,才陆续获得平反并释放。

而那场“四五运动”或“事件”也被写入了中学的历史课本,并被定性为一场群众运动。

当年无数市民与群众在东西长安街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也被写入了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因此《人世间》里的冯化成与周秉昆,再一次躲过了人生的劫难。

他们比起水自流与骆士宾要幸运百倍,更比已经不在的涂自强要幸运千倍、万倍。

因为冯化成、周秉昆等人,即将要亲眼见证另一个新的“十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即将拉开序幕。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同时在这新“十年”的末期,还有场自卫反击战在等着他们。

虽然那场战争或许只是周秉昆从政之后的故事,但笔者依然希望《人世间》能像之前那些故事一样,更多地向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真实样貌。

十年结束,又是一个新的十年,很快那些年轻人并不甚了解的历史即将要讲述完毕了。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作为一个观众,我从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希望一部电视剧的剧情再拖沓一些,把讲述历史故事的时间拉得再长一些。

我多么希望《人世间》能为我们讲述更多大历史下,那些小人物的故事。

那些没有经过滤镜的故事,那些真实而“残酷”的故事,更能让人明白与理解历史的真正含义。

《人世间》冯化成为何不回家?是谁让他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

往期精彩:《人世间》太让人意外:陶俊书的故事虽然隐晦,但却正视了历史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