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今晚开幕,3万余名全球志愿者和技术官员的全套服装,凝聚着“烟台智慧”。
烟台海翔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的方案和样衣凭借新颖的外观、突出的设计、完善的功能获得银奖,被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贡献奖”。这套从600多份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制服装备,前后进行了8轮版型优化,设计上“万里挑一 双奥传承”,外观上“水墨轻岚 天人合一”,功能上“科技创新 细节贴心”,不但会为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约三万名穿着者带来惊喜,还将在赛时展现双奥之城风采、在赛场上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全力以赴设计研发冬奥会服装
2020年5月8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的邀请。组委会通过北京服装学院和烟台海翔取得了联系,两次派人到公司现场考察交流,委托他们参与冬奥会服装设计。烟台海翔积极参与设计研发,成立了冬奥会服装设计研发制作团队。为全力保障冬奥会制服设计研发制作,他们与国外客户反复沟通,推掉上百万美元订单,全力以赴投入到设计研发工作中。期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永进、设计师刘柳,冬奥组委特聘技术指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吴洪教授等专家,数次来烟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万里同风”设计元素闪耀冰雪赛场
北京冬奥会将把地域的长城文化、时间维度的春节文化和百年冬奥元素整合,创造丰富的文化遗产。京张赛区的长城图形也是此次冬奥会核心图形的重要部分。烟台海翔团队突出北京冬奥会这些特点,取意唐代诗人汪遵《咏长城》中两句诗“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表达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胜过强大的武力,寓意奥运健儿的高尚品德和不屈不挠运动精神远比取得名次更重要,以“万里同风”为主题展开设计。
在设计色彩上,根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选用其中的天霁蓝、霞光红、长城灰为主色调,搭配墨色,工作人员的制服装备选用寓意纯洁冰雪、未来与梦想的蓝色调,技术官员的制服装备选用象征沉稳、公正的长城灰为主色调,志愿者的制服装备选用体现运动激情、节庆氛围的红色调。在设计图形上,以充满动感与力量的线条为主要图形,京张赛区的山形与长城形态和雪花图形为辅助,表现出江山万里无边无垠,与云际相连接的壮阔之感,也体现了动感与力量,体现出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
“万里同风”方案充满了中国式浪漫,凝聚着烟台工业设计的智慧。2020年6月,该方案在全球600套设计方案中,杀出重围进入十强。2020年9月29日,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召开十进五评审会议,烟台海翔研发团队通过模特着装动态展示、现场陈述等环节,将服装主题理念、文化内涵、面料版型、功能特点亮点做了全方位互动展示。“万里同风”方案进入五强。2020年11月27日,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召开第三次评审会,最终海翔方案和样衣凭借新颖的外观、突出的设计、完善的功能获得银奖,被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贡献奖”。
在设计研发制作中,烟台海翔放下一切经济利益,不计成本制作样衣,最终获得优异成绩。奥组委根据众多获奖作品,集纳众家所长,对外发布了最终成衣方案,其中采纳了海翔“万里同风”方案中的诸多创意灵感和功能材质设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天涯若比邻,万里犹同风。海翔公司参与设计和打样制作的制服装备,将成为本届冬奥会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责任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