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立,始建也,
时春气始至,
四时之卒始,
故为立春。
又名岁首、正月节。
大地即将回暖,
万物就要萌生,
冬将尽,
春正来。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寅月的开始,
一年之初。

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拉开了春季的序幕,自这日起,冰化雪消,草木滋长,阳气生发,万物始生。这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启始。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自古以来立春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其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立春时天子要亲自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这种活动也影响到民众,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春是温暖,万物复苏;春是生发,耕耘播种。从立春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一、立春物候
在生生不息的春风中,一年的序幕由此开启。
在明媚的春光中,我们用一颗丰盈而善良的心,向着春意盎然的天地间走去,于是立春便有了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一候 | 东风解冻
立春之日,袅袅东风轻抚脸庞,大地开始解冻,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孕育着生机。
二候 | 蜇虫始振
五日后,沉睡一整个冬季的虫类,慢慢苏醒,迎接崭新的开始。
三候 | 鱼陟负冰
再五日,水底的鱼群感知到温暖而游至水面,此时冰冻似融非融,鱼儿们争相着破冰而出。
二、立春花信风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三、立春习俗
■ 迎春
立春,以前人们要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相当今日之春节。
而立春期间也是除旧迎新的日子,腊月廿三至除夕前,家家扫房掸尘,将陈旧之气清理出门,以洁净迎接新年。
■ 踏春
立春之日,人们喜欢在这春临大地、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
踏春以散步为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或登山远足,或漫步林荫,不计速度,只求消遣,其乐无穷。
■ 报春送帖子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
乡间也有报春。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
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 鞭春牛
《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立春的到来意味着耕耘播种季节的到来,历代帝王会在立春这一天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 咬春
立春时节,人们为了迎春应节,要吃春天新生菜蔬如生菜、萝卜,以及包裹这些生鲜菜肴的春饼、春卷等。人们常将这些菜肴置于盘中供人食用,名“春盘”。
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生菜、萝卜这些平日普通的菜肴在立春日诗人的笔下成为典雅而耐人寻味的文化成品。
最早的报春菜应该是荠菜。范仲淹把它腌成咸菜,说“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荠菜耐嚼可口,嚼多几次更有味道,原有的微苦也成甘味。
马兰头的话要比荠菜晚几天。周作人曾忆起小时候的歌谣,“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那时人们提着小篮子,在后院蹲着找野菜,也挺有趣的。
清人袁枚说爱吃马兰头的嫩叶,加上酸酸的醋,清清新新就打败冬日的肥腻。
“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真正意义的春节应该说的就是这立春之节了。
春天里,抓一把绿油油的野菜,煎炒烹蒸炸,变成满口绿意与清香。
菜有千百种吃法,也有千百种味道。顺时而食,随心地吃,是对自然与生活的坦诚。因为世间真味并不在大鱼大肉里,而在于怎么在平淡里吃出鲜嫩、幽香和清雅。
四、立春诗词
《立春》
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五、万物复苏
立春就如一阵暖风,一路向北,所到之处冰雪消融,草木初萌,冬眠的动物也睁开了惺松睡眼。
立春,亦是耕耘播种的季节,人们种下希望的同时,也种下了期待。立春岁之始,尔后又一年……
立春,春之伊始,万物复苏,大地如一个巨人般苏醒过来。
如朱自清在《春》里说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水润,杨柳风吹面不寒。
东方为春,春者,万物之所出也。在那生生不息的春风中,一年四季的序幕从此开启。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年立春
恰逢北京冬奥会举办开幕式
对于国人来说
可谓是冬奥逢春,双喜临门
这个春天,我们一起向未来!
来源|诗意生活美学、西风东韵、人民日报、百度百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