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今日正月初四,

古人认为此日是女娲创世神话中的“羊日”。

羊古意与“祥”相通,

“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

亲友如果在这一天相见或通电话,

要互相报喜祝福。

大年初四,祝愿大家:健康顺遂,四季平安!

今日,也是立春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开始之意,春,温暖发生。

立春至,四季重启,春暖花开,一切从新开始。

立春 · 一年最美好的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季之首,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依照国人的传统,事物的开头和结尾通常要较寻常时候来得更加隆重一些。

在大陆古代,立春前一日,由两名伶人扮作春吏,沿街高喊“春将立”,俗称“报春”。而据《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这算是古代官家迎春的排场。现如今,这样的传统习俗多半已不复存在,但美好的寓意仍藏在人心里。

不论从前还是现在,立春如同一道无形的门。门外大雪纷飞,门内酒旗风暖,而且越往里走,温度愈高,花香愈浓,草长愈密,鸟鸣愈盛。无论乍闻还是细听,这道门都像是一句神秘的指令,可以让那些原本在冬日里出了画卷的景物重新回到画里面来。

一个节气一般周期在十五天左右,前五日称一候,中间五日称二候,后五日称三候。而立春的三候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从风里寒意消融,到洞里百虫苏醒,再到鱼浮上水面,我们看到的是大自然的物事在一个节气里演变的过程。

或许,单纯就气温而言,立春时分,地气未暖,间或下一场春雪,来一阵寒流,冷暖与冬日无二。但从那柳树枝头刚刚抽出的新芽里我们隐约可见潜藏的绿意,透过这绿意我们也就感受到了一股暖意。

万物复苏日,百花聚首时。确切来说,复苏只是醒来,如同人睁开眼睛。而这一刻,百花亦被大地封印着,或者说,万物都在孕育着生机,为春生夏长、为发芽开花积蓄力量。

所以,与其说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倒不如说是春天捎来的一个口信,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前奏。“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风为东君,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为梅花与春花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因其隆重,看花的人浑然没有花落时节应有的伤感。仔细想来,对于多愁善感的人们来说,每当看到有花落去内心总是充满感伤,独有梅花谢落时是个例外,因为人们自那一朵朵梅花落地的瞬间看到了更多的花在盛开。

在江南,立春前后,风吹过河面,薄冰裂了,燕子来了。此时,春游尚早,立春幡倒是刚刚好。此处的春幡并不是指寻常意义上的旗幡,而是指剪纸。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立春剪纸的习俗在宋朝最为流行。“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稼轩这几句词,为我们勾勒出了“立春幡定”的温馨画面。

立春已至,愿大家今年的愿望能够实现,一如万物等候春天。

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立春 · 立下一年好光景

古籍《群芳谱》讲:“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从今天开始,万物复苏,大地回暖,天地间很快就是一派生机。人心也应随之响应,立下一年的好光景。

立春,要立下心里的春意。唐代诗人无尽藏有一首禅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走遍四方,寻找春天的踪迹,但是走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他疲惫地回到家中,却发现家里的梅花已经开放,整个院子里春意盎然。

人们总是喜欢向外求禅问道,殊不知,真正的大道都在人心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个人向外索求,只是枉费功夫罢了。

王阳明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万事万物都在人的心里,一个人内心没有温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温暖。一个人内心没有春天,去哪儿也感受不到春天。幸福和温暖也都在人的心里。在心里种下善良,自然也会收获善意。在心里种下厚德,自然可以收获福气。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立春时节,更重要的是在心里种下三分春意。就像是圣贤在心里妙悟证法一样。心里有光的人从不黑暗,心里有春天的人,一定最先感受到春天和煦的风与温暖的光。

立春,要立下厚德。古人说:春,有生生之德。让万物得以生长,就是最大的德行。立春之后,温度不断升高,天地阳气充沛。植物重新开始萌芽,动物也变得活跃起来。春天赋予大地生机,也赋予人们希望。在古老的年代里,冬日饥寒,人们在严酷的环境中苦熬。立春一到,大地解冻,春暖花开。人们用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迎接它的到来。没有比春节更重要的节日,没有比春天更仁德的季节。

孔子说:生生为之仁。让有生命的东西得以生长繁育就是仁德。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这是天地的慈悲,这也启示我们要培养“仁爱”的德行。《礼记·大学》中说:“德润身。”,立德行善焕发内心的光明,回升自身阳气,立下一年的精气神。

立春,要立下一年的使命。民间俗称“立春”为“打春”。人们这这一天用泥土做一个“春牛”,然后用鞭子抽打,称之为“打春牛”,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立春是一年的开端,也是春耕的开始。对于古人来说,这关系着一年的生计,是一年最重要的事,在这一天,古代的君王要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祭祀春神,行布德施惠之令。春神的名字是“句芒”,是一个掌管春天的神,他手里拿着一个圆规。意思是春日短暂,告诫人们要早做规划和安排。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人心里绸缪一年事业的开始。立春,还要在心里为自己立下一年的使命,明确一年的目标等等。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做打算才能不慌乱,不忙乱。

古代人们在这天吃春卷,寓意“咬春”,以此防春困,让人精神焕发。大好春光,我们也应奋起努力,扫除懒惰,立下一年的精气神。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古人在静美的田园风光里,辛勤劳作,敬业乐业,今天的我们感念春之德,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春若不耕,秋则无望;少若不勤,老无所依。计划再美好,不去实践就只能是空想。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造化给了我们新的生机、新的开始,智者一定会心存感恩,抓住这个时机,立下心里的春意,开启一年的事业。又是一年春好日。让我们不负春光,不负时光,让我们立定目标,大步向前。

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今日立春,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已苏醒,

天地万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东风解冻万木春,立春已来,

寒日将远,万物破土而出,

在一年最美好的开始,

我们向大家道一声:春安!

祝福大家四季都能幸福平安!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