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傍晚时分,男子正在家中做腊肉,为儿子的婚礼做准备,邻居在菜园子摘豌豆,突然听到男子的呼救声,邻居回头一看,只见一名白衣女

傍晚时分,男子正在家中做腊肉,为儿子的婚礼做准备,邻居在菜园子摘豌豆,突然听到男子的呼救声,邻居回头一看,只见一名白衣女子从他家急匆匆走了出来,于是连忙追了过去,然而真相却令人揪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男子叫老陈,59岁,他家刚建了一幢二层楼房,准备给儿子办婚礼用。

儿子下个月就要举行婚礼了,老陈心里乐滋滋的,他在家里忙活着做腊肉,到时候好待客用。

邻居张贵在一旁的菜园子摘豌豆,俩人扯着嗓子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眼看天色将暗,张贵的豌豆也摘得差不多了,他准备回家。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见老陈“啊”地大叫了一声,这声音吓得他打了一个激灵,扔下手中的筐子就往老陈家跑去,这时附近的村民也闻讯赶了过来。

快到老陈家门口时,张贵看见一个白衣女子从老陈家匆匆走了出来,他一眼瞥见老陈倒在地上,好像还流了很多血,也不知是死是活,眼看白衣女子要跑,于是便追了过去。

这边村民们见老陈还有一口气在,便连忙拨打了120,可由于颈动脉被割断,老陈最终还是离世了。

此时张贵跟在白衣女子身后,只见她戴着一顶男士帽子,用围巾蒙着脸,看不清她的样子,应该是三十来岁左右。

当张贵跟着她来到一片坟地时,再加上天色越来越暗,也不知这女的是什么来头,还不知她手上有没有刀,张贵有点不敢太靠前,谁知就在他一愣神间,那白衣女子就不见了。

一个大活人就这么在眼皮底下不见了,张贵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于是赶紧返回了村里。

老陈的遇害,大家都议论纷纷,老陈是个忠厚老实又勤快的人,没有与谁结过仇怨,刚刚还跟大家有说有笑的,眨眼间就倒下了,而且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大家都接受不了。

警方赶来后,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只见老陈家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也就是说应该不是为财而来。

如果说是为情或为仇,应该都不可能,因为老陈与这些事都没沾过边。

既然这些都不是,那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的确令人费解。

此时老陈的女儿也从医院赶了回来,她哭得伤心欲绝,因为老陈的老伴在医院做腿部手术,老陈下午还给老伴送去了拐杖,女儿当时没有见到他,谁知这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经检验,老陈是一刀毙命,老陈虽然快六十了,可他身体硬朗,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只能说他当时是没有一点防备心。

警方让张贵引领着往追过去的那条路上走,后来又调来了警犬,在警犬的带领下,找到了一件带血的雨衣,一顶男士帽子,一副紫色眼镜。

眼看着离真相越来越近,谁知警犬到了一个高速路口时,就失去了方向。

最后经过一番分析,该名女子应该就是附近村庄的人,于是就对这几个村庄进行走访。

这时,老陈他们村一个老奶奶说,当天下午,的确有那么个陌生女子跟她打听过老陈家住在哪里,当时问的不是老陈,而是他老伴,于是老奶奶告诉了她,可见她对老陈家并不熟悉。

经过走访,凡是见过该女子的人说法都不一,有的说三十多岁了,有的说四十多岁了,很难刻画出一个真正的样子。

而现场的几样东西却令警方人员感到很困惑,那副眼镜是近视眼镜,还是紫红色的,有点小孩子气似的。

就在这时,有个小男孩说自己见过那名女子的面容,小男孩说那个人很年轻,警方人员也确定小男孩说的应该是真的。

警方人员在四处走访时,有个学校的女生说她有个同学小薇戴过这样的眼镜。

当找到小薇时,她也承认自己有一副这样的眼镜,问她去哪里了,她说坏了给扔了。

而在对小薇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查时,这才发现她家与老陈家竟然是亲戚,小薇的姐姐马上就要嫁给老陈的儿子了,会不会是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此时小薇也承认了老陈的事情就是她干的,她并不是冲着老陈去的,而是冲着他妻子去的,只是她当时不在家,因此就加害了老陈。

原来,小薇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几乎没管过她们,生了弟弟后,爷爷奶奶有好吃的都是给了弟弟,小薇几乎是被忽略的,多亏有姐姐对她的照顾,因此她很依赖姐姐。

三年前,姐姐出去打工了,小薇身边没有了可以说话的人,她的性格越来越孤僻。

前不久,她听家里人说,姐姐和姐夫家闹矛盾了,姐姐怀孕了,姐夫的妈妈竟然骂姐姐,说怀的孩子不是她儿子的,因此姐姐很是伤心。

得知这个情况后,小薇想为姐姐鸣不平,因此要去教训一下她那个未来的婆婆,不允许她欺负自己的姐姐,谁知阴差阳错竟然遇上了老陈,当时她脑子也懵了,因此就做出了傻事。

得知女儿出事后,她爸爸妈妈立即赶了回来,抱头痛哭,后悔自己应该把女儿带在身边才好,可就算再怎么哭也挽不回这难言的一切。

《迷途的少女》本应是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可从小就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因此变得性格孤僻,视唯有给过她温暖的姐姐为生命的全部,为了替姐姐出头,竟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傻事,让人唏嘘和痛心。

父母奔波忙碌是为了子女有个更好的生活条件,却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心灵上的关爱和陪伴,如果真的想为了孩子好,就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多一份关心,使孩子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