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一个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全职妈妈。拒绝焦虑,拒绝“内卷”,轻松育儿,理性对待婚姻生活,宽容应对婆媳关系,希望我的一些观点能够让你豁然开朗,能够带给你正能量,解决你的现实问题。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家庭年收入15万,让孩子读一年学费5万元的私立学校。

为的是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全家人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从小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这是一个好友曾经的育儿宗旨,就是我吃馒头咸菜,也要让孩子高昂着头,自信满满,从小就享受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

坚持了两年,她就后悔了,就坚持不下去了,后来还是让孩子转去了公立幼儿园,自从孩子进入了公立幼儿园,她的抱怨就少了,牢骚少了,生活才终于回到了正轨上。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孩子上私立幼儿园,全家人情绪紧绷,家庭氛围极差

头两年给孩子选择这个双语幼儿园的时候,刘萍的感触很多,一方面她会在朋友圈炫耀孩子的学校环境,炫耀孩子的外教老师,也得到了很多好友的点赞。

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可是另一方面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糟心,年收入才只有15万,孩子的学费花掉5万,全家人一年的生活费,外加杂七杂八的费用,到年底,账户里只多了几千元,这让她非常的焦虑。

焦虑就产生了抱怨,抱怨老公赚钱少,抱怨老公没出息,家里争吵声不断。

另外,本利以为孩子上了好学校,就会自信满满,可是孩子在学校里却是垫底的,她发现那么小的孩子,随便挑一个都是一身名牌,只有她的儿子穿着她从网上淘来的几十块钱的衣服,好在学校一周有4天要穿校服,只有一天穿自己的衣服。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可是没有了这层焦虑,再看家长的朋友圈,儿子的同学从小就到处旅游,周末总是被父母安排得很满当,很充实,她家儿子周末只是在家过,在小区溜达。

儿子偶尔会抬起头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去迪士尼呢,我的同学们都去过了~”

别的孩子上学的同时,家长还给孩子安排了很多业余生活,游泳、学习专业舞蹈,画画等课程,只有她家儿子并没有其他的安排。

她越来越发现,给儿子上一所好学校只是开始,她的家庭收入跟这所学校根本不配,因为别的孩子的常态是穿着几百元上千元的鞋子和衣服,吃着一些进口的零食,周末随便玩一玩就消费几百元,而她家根本就没有这些项目。

小孩子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她不能要求儿子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这一切,不能要求儿子不去比,因为他根本就不懂。

焦虑、抱怨、烦躁,所有的这些情绪,在孩子转学之后都消失了。

如今她的儿子上幼儿园大班,在公立学校,一年所有费用不过几千元,家里的负担减轻了,还能带着孩子四处玩一玩,吃穿用度上不用太节俭了,她也终于舍得给自己买衣服了。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养孩子最怕“拔高养”,是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几年前我把我亲眼看到的一幕写在了文章里,当时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我当时正在读大学,跟舍友一起去吃肯德基,看到了一对母子,这一幕发生在10年前了。

当时孩子跟前的餐盘里放了汉堡、薯条还有鸡块等一些食物,孩子吃汉堡的时候,妈妈拿起一根薯条往嘴巴里放,结果男孩竟然瞪着眼睛质问妈妈“为什么要动我的薯条”,妈妈当时停顿了,脸上有点挂不住。

男孩说这是他的东西,妈妈不允许吃,后来妈妈果然没再吃,只是看着儿子吃。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记得当时男孩穿的衣服也是当时很流行的品牌儿童服饰,而妈妈穿的则很普通。

男孩的一举一动,都说明一件事情:这个孩子在家里边是掌上明珠,所有的家人都围着他转,他已经习惯了被家人捧在手心里,并且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父母省吃俭用,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生活,让孩子享受着高出家庭生活水平的生活,孩子会感恩吗?不会。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孩子只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当有一天父母动了他的东西的时候,他都会呵斥父母。

拔高养孩子的家庭,孩子的生活水平高出父母一等,孩子会适应这种状态,一旦父母无法提供孩子更优质的生活,孩子反而会抱怨父母,仇视父母。

这才是最悲哀,最让人愤怒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都是做父母的自己种下的原因。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养孩子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和父母拥有一样的生活品质,有什么样的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

家里什么条件,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养孩子最怕“拔高养”

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内心的充实感

如果父母把自信和物质联系在一起,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内心的充实和丰盈,来源于孩子的经历和感受,这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带来的影响。

真正富有的孩子,好的物质生活水平只是一种日常状态而已,家庭富裕的孩子,不一定都是自信的。

孩子的自信来源于孩子的自我肯定,而这种肯定则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爱和肯定。

一旦家长错误认识了自信和物质的关系,拔高养孩子,结果很可能是,养出自大、虚荣、抱怨、不知足的孩子。

世界的美妙之处在于,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人们都能感受到幸福,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人们都能感受到烦恼。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可能幸福指数很高,而一个拥有一切的人,可能活得很空虚。

而想要孩子未来充实、对生活充满热情,幸福感十足,关键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平衡好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需求和供给,让孩子感受到爱和父母对生活的热情。

忽视结果,享受过程,陪伴孩子幸福成长,就是养育出幸福感十足的孩子的秘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