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地面到高空,北京冬奥会织就严密气象探测网

从地面到高空,北京冬奥会织就严密气象探测网

雪温雪状观测仪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 (陈佳佳 马帅莎)1分多钟识别雪上项目赛道雪的状态,6分钟自动给出一组观测点上空数千米高度的风场观测数据……

为给北京冬奥会提供良好的气象数据服务保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所属航天新气象公司为三大赛区提供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雪温雪状观测仪等多型气象产品,多维度“把脉”天气,获取不同高度、不同范围、不同类别的气象要素信息,以分钟级、网格化的气象数据,为冬奥气象预报监测网络建设提供服务。

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要竞赛场馆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相比冰上竞赛场馆,雪上竞赛场馆多处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地形复杂的山区,立体、多维度的气象预报显得更为必要。

从地面到高空,北京冬奥会织就严密气象探测网

毫米波测云雷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

从2014年开始,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及海陀山附近陆续布设了风廓线雷达、测云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气象装备数十台套,从地面观测到垂直观测,为赛事提供不同高度、不同要素的网格化气象数据服务。

位于海陀山顶的毫米波测云雷达,是目前实现云精细化探测的有效装备,持续6年为冬奥会积累降雪观测数据。它通过对云的持续自动化观测,分析云的含水量、空间位置、移动速度等,帮助进行云、雨、雪等天气过程的综合探测分析,对低云、降雪、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实时监测,提供预警,并对人工影响天气提供有效数据。

作为科考主力设备,测云雷达曾登世界之巅,参与2015年度青藏高原科考试验。2017年开始,它蹲守海陀山开展测雪试验,持续为冬奥会气象保障储备资料。

从地面到高空,北京冬奥会织就严密气象探测网

自动气象站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

对空中技巧和跳台等项目来说,风的精细预报至关重要。风廓线雷达能以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每6分钟为赛区提供一组实时的风场数据,并对风场变化实时进行探测,比如在高山滑雪场地,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数据可用于计算雪道间的纵风、横风的方向和强度。本次冬奥会三大赛区,都有风廓线雷达提供数据服务。

风廓线雷达曾为2008年奥运会青岛帆船赛等提供气象保障。它广泛适应于各种局地环境监测,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气象服务,符合城市短期天气预报使用,在国内众多民航机场及气象台站,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地面气象设备中,雷达观测范围较广。但对高山滑雪这种赛程只有1到2分钟的运动来说,气象数据需要更精细化,自动气象站担起了小范围、多要素精细气象观测的责任。

从地面到高空,北京冬奥会织就严密气象探测网

风廓线雷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自动气象站像自带行李箱的“小灯杆”立在赛道的山顶和山腰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雪深……每一个会影响身侧运动员比赛状态的气象数据都在被实时采集、实时传输,这些信息与雷达等设备的常规气象数据融合,帮助模拟未来一段时间此地的天气变化,为气象预报提供依据。

此外,为了更好观测赛道上雪面的状态,雪温雪状观测仪成为气象探测网格最小的触点,这款为冬奥会专门定制的手持式便携产品可以自动识别雪的状态,实时将观测结果传输到指挥部门,是赛道雪面温度加密观测的“刚需品”。

从地基到空基,从一小点到一大片,探测范围、要素不同的气象设备织就了严密的气象探测网,为北京冬奥气象观测提供“稠密”的数据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