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8月,法国人在上海徐源的"另一个村庄"的茶馆放映了《西部片》,这被视为电影正式引入中国。从那时起,到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有100多家电影公司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城市。因为数量多,经常有鱼和龙混在一起,泥沙混杂,所以很多电影都很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30年成立的香港联合中国电影公司,于1931年在上海成立了"联合中国"分公司,以一种崭新而不寻常的方式,并设立了包括北平在内的几个拍摄地点。然后在20世纪30年代,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下,《联合中国》力争"改革奇特、迷信、恶毒、杀戮的民族电影风格""弘扬艺术、弘扬文化、激发人们智慧、拯救电影业"的决心,创作出大量好作品,有的或优秀的作品。其中,《鱼光歌》成为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永安楼顶上的一台摄像机
以执导电影《战训传记》而闻名的孙宇,被称为"联盟中国"长老。1929年是孙宇进入电影业的第二年,当时他正在为上海民心电影公司制作剧本《杂草丛生》。当时,《人民新》经理李敏伟正在为电影资金不足而苦苦挣扎,当他突然接到华北电影公司总经理时,也是驻扎在香港的华人联合电影公司三位创始人之一的罗明友,从北平寄来了《苏都春梦》的电影剧情大纲。罗说,他希望与敏鑫合资制作这部电影。孙宇看了故事的大纲,感觉不错,然后给李茂做了自我介绍,愿意担任电影导演。后来罗明友前往上海,与李敏伟商讨合作的细节。与此同时,罗还看到孙宇刚刚完成《杂草闲花》副镜头剧本,欣赏,最后他决定与《民心》合资拍摄两部电影。能和罗合作,缓解困扰"人民新"的财务困境,对于罗来说,因为当时上海只有少数几家影院有音响投影仪,而罗经营的电影院没有音响设备,所以联合"人民新"才能实现双赢。
签订合同的"民鑫"总经理李敏伟、导演孙宇、摄影师黄少芬、演员余玲宇一行14人,于1929年12月到北平拍摄《苏都春梦》一幕。这个时候是寒冷的冬季节日,北方特别寒冷。但大家都以高昂的创作热情抵挡着寒意,紧张地拍了两个月,次年3月回到上海。然后一阵鼓声,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赶上现场。这部电影于1930年5月完成,并在南京和上海上映。原本想以《华北影业公司、敏鑫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名义以《原春梦》为预展,此时罗向力主动出击,对于进一步合作,可以成立一家新公司。李同意了,所以当《春梦》正式上映时,就被命名为《联华电影公司制作》。因为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人生的道德堕落和腐朽,艺术处理严肃,所以也播放了以下广告语言:"复兴革命军的民族电影,反对先锋的进口电影,北京军阀时代烧犀牛,我们家庭生活的镜子。"言辞或夸张,但关键是要打响'复兴国片'的旗号,这具有号召力和震耳欲聋的作用。这部电影听起来真的很棒,一个镜头,打破了当时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

莲花第一工作室
紧接着,一年一度的孙宇在这个夏秋两季,完成了上海《莲花》创作后的第二部电影,也就是他编排的《杂草丛生的花朵》。影片讲述了一个音乐成就很高的富家青年黄云对上层阶级的颓废生活不满,愤怒离家出走,租了棚户区一个从事创作的木匠的故事。他发现,木工女儿、花姑娘莉莲有唱歌的天赋,于是精心训练了她。后来莉莲一举成名,与黄云订婚。黄家知道百道四过百后,但黄云却坚定不移,最后带着被当成"杂草闲花"但优质莉莲的组合,他们开始一起奋斗,共生。余玲玉在片中饰演聪明、勤奋、天真纯洁的莉莲。此前,她曾在《圣丹斯之梦》中饰演荡妇,两个角色的对比非常大,但她演得非常成功,受到观众的好评。黄云由二十岁的金燕饰演。他塑造了勇敢乐观、充满活力的年轻音乐天才形象,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杂草闲置的花朵"在当年被称为好,离不开大胆的艺术探索。孙宇曾回忆说,相机镜头"从永安公司的屋顶,鸟瞰南京路口的电车轨道错开,骑马的情况,作为事件的背景,套印字幕,然后由字幕'成'套印的花朵两姐妹含着泪水的笑容,捧着花束,在人群中吹捧特写的样子", 这是一个例子。如果把电影插曲和主题曲融入到影片中,这些方法在当时真的让观众体验到了一种饱满的新鲜感。
聂先生加入"中国联盟"
这家初创公司得到了回报,这增强了罗先生的信心。他于1931年建立了庞大的合资体制,还访问了日本、旧金山、好莱坞和欧洲电影业,开拓海外市场。发展离不开人才,他延长时导演有石东山、蔡楚生、吴永刚、沈福、蔡楚生正在离开明星电影公司加盟"联合中国"。除于玲玉、金燕外,还有林楚楚、陈艳艳、王仁梅、李丽丽、郑俊丽、姜俊超、刘琼等加入;今年孙宇写了剧本《自由的灵魂》,原名《蓝血黄花》。故事发生在广州黄花岗72名烈士反抗清朝的斗争中,影片讲述了一个卖艺术的年轻人,在孙中山领导反清斗争中经过训练和成长,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这类电影在当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于玲宇
当时,李金轩创立了明月歌舞会,在南洋群岛及全国许多地方进行火力演出,"莲花"准时、适时吸收,更名为联合中国歌舞班。当时,年仅20岁,是这个歌舞班的小提琴手。除了上面提到的王梅、李丽丽,还有薛灵贤、胡伟、白红、于石、应寅等,他们只有十五六岁的时候,有的甚至更小。当时,孙宇和一位同事合租了今天常德路、北京交界处大鹏坊一个亭子,和连华歌舞班不远,玉乐、金岩、王仁梅、李丽丽等人经常聚集在这里,聊着天地的艺术,亭子突然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小沙龙。在孙宇的印象中,他充满了革命激情,平时学习作文和阅读进度书,休闲是一种活泼幽默,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孩子"。正是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关系、交流和了解,918事件后,孙宇怀着民族激情和义愤填膺,写了一部带有反帝内容的电影剧本《野玫瑰》。影片讲述了上海郊区苏州滨江的贫穷但坚强性格的故事,渔妇小凤,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玩着为抓敌人而战的游戏,从而产生了爱国主义的思想。这时,有一位艺术系学生姜波来到乡下,注意到了勇敢而充满青春活力的小凤凰。后来小凤不幸失去了家人,她和姜波以及后两个可怜的朋友住在一起。四位乐观的年轻人无所畏惧,相互鼓励,终于在上海街头响应号召,加入东北起义军,一路高歌猛进。片中,渔妇小凤,只有6岁的王人民梅。孙宇导演评论王的美貌"用她独特的体型和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大胆而炽热地塑造了一种新型天真活泼、健美勇敢的女孩形象,让当时一些女性'明星'演绎出'心连心的西子(石)式的病态美,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孙宇在影片中也再次利用了20岁的"新人"郑俊丽,饰演街头广告小李,孙宇说:"王人民梅有歌舞表演的实践经验,郑俊有参加渐进式戏剧俱乐部的理论知识,两人都是先在银幕上扮演主角,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王很美
没有胆怯,只有热情
上海","联合中国"的成就有目共睹,甚至在"128"日军炮火中,他们等行业,都制作了新闻纪录片《抗日战争史》、抗日故事片《携手应对国灾》等进步片。当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联合中国"一支部队摧毁了日军的炮火。但这并没有阻止"联盟"制作进步电影,例如1933年由蔡楚生执导的电影《城市的早晨》,该电影通过家庭悲剧反映了过去的黑暗和新生力量的发展。另一部由孙宇执导的电影《天明》借用了一名因协助中国北方革命军而被捕的纺织工人的口水,在天明被枪杀前大喊"革命是无止境的"。这些都是从某个层面出发的,反映了当时普通人的声音。今年的亮点是蔡楚生、王人民梅主演的电影《鱼光歌》。影片生动地描绘了勤劳的东海渔民,在渔霸统治下的剥削和压迫下,血泪盈眶。这部电影在上海金城大剧院(今黄浦剧场)上映了84天,创下了中外电影在上海连续上映天数的纪录。由安毅、任光共同创作的影片主题曲,更加凄美悠扬,让影片产生了震撼的效果。这张由王演唱的唱片也畅销全国各地。
孙宇的电影《路》也在今年上映。影片讲述了一群坚强勇敢、团结乐观,不顾一切艰难险阻的筑路者,带领农村群众对抗日军的故事。影片将金岩、张毅、郑俊丽等人饰演的筑路者描绘成"没有胆怯,只有热情;没有自私,只有团结;没有回头路,只有一颗前进的心"("路"手册)。耳朵的音乐力量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影片中,孙石屹的序曲《路的先行者》和孙宇的主题曲《路歌》均由余作。"扛起重担前进,自由之路快要结束了"的《路歌》,有力、有节奏的振奋人心,听人间突然增强了力量。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据孙宇回忆,因为《路》的主题曲是道路施工人员在拉铁,视野唱歌,没有特写和特定的镜头,所以不能用录音机同步录音。但序幕《开路先锋》是金岩"歌唱"的特写,必须在影片中同时录制。但当时的《联盟》并没有这样的录音条件。最后,得益于耳对耳的"最强大脑","他用弹簧音乐拍打器引导金岩和同样扮演路工的演员,拍摄了太湖边爆山路建设的场景,跟着节拍机的节奏,唱起了《路的先行者》。当时,烈日空空,汗流浃背如雨,耳朵和我们跑下山坡和路边指挥,摄影师余义义...拍摄了所有的歌唱场景,然后回到上海的100代唱片公司,用音乐节拍机以相同的节奏录制了《开路先锋》和《路歌》,最后由新成立的电传电影公司负责录制并完成对电影发音的剪辑。由此可见,一部好电影的诞生,是多么的难与不易。更何况,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中,不时而然,比如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成立了电影产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和剧本审查委员会,突然对当时的电影创作设置了许多障碍,比如电影的"鼓吹阶级斗争", 有必要"严厉制裁"。对此,"联合中国"采取的策略是坚持反帝反封建大方向的原则,避免与当局直接冲突,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创作,以绕过"电影审查委员会"设置的障碍。
电影《路》是一部剧情片
"联合中国"的悲伤和喜悦
1935年对"联合中国"来说是悲伤而快乐的一年。令人高兴的是,今年2月25日至3月2日,在苏联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中国选出了七部电影,包括《鱼光》和《路》,由"联合中国"制作。电影节闭幕后,共有六个国家评选出十部电影获奖,其中《鱼光之歌》。。这也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电影界获得荣誉。
《鱼光之歌》荣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但《渔光之歌》出版后不到一周,这位精湛、平易近人、深受朋友朋友喜爱的人,尤其是广大观众的"联盟"一代明星,年仅25岁的余凌宇,因为旧社会邪恶势力的残酷迫害,于3月8日凌晨自杀身亡。这一事件令全社会震惊,鲁迅也怀着悲哀愤怒的心情,写了一篇《关于人言恐惧》的文章。在余凌宇葬礼当天,上海居民在古州路的环球殡仪馆排队慰问,历时三天,不少于数十万人。
今年7月17日,23岁的Yule在日本海岸溺水身亡,也让人非常难过。他写了《新女人》的主题曲,为蔡楚生、孙石屹写,也成为留给《莲花》的"唱"歌。而出国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电影《风云之子》中田涵创作的主题曲,也就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名曲。因此,耳朵的死亡,不仅是"统一中国"最大的损失,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幸运的是,他的音乐仍然激励着人们前进。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特别是8月13日事件之后,"联合中国"和许多同行一样,被迫关闭。之后,我们走上街头,带着现场报纸剧、短剧等形式,进入咆哮的抗日救援洪流。
专栏编辑:黄伟 文字编辑:徐云轩 标题来源:提供 标题是电影《鱼光之歌》的图片
来源:作者:卢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