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新年新气象,新春再出发。2022年,是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的一年,我县将以创新、改革、开放的姿态,讲述好2022年的精彩故事。从今天开始本台将开设“新春走基层 逐梦幸福年”专栏,用文字和镜头展现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面貌、奋斗的新姿态。今天播出的是——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导语:交山大地剪纸历史悠久,每逢春节,题材广泛、样式自由、内容丰富的剪纸,将新春佳节装点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更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县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路冬梅与剪纸“打交道”近30余载,用剪纸迎新春,是她30多年的习惯,在她看来,剪纸不仅是节日的烘托,更是一门古老技艺的传承。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支笔,一扭一转间,一只可爱的老虎便出现在眼前,格外讨人喜爱。

【同期】路冬梅:今年是虎年,我创作的这幅剪纸是《福虎纳祥》,虎头融入刺绣的艺术元素,整幅作品寓意为:中华复兴犹如威虎雄展,驱邪,避凶,平安!富贵,吉祥,福到!

每年临近腊月,路冬梅都格外忙碌,邻居们都十分喜欢她剪的窗花。眼前的她又忙活了起来,剪刀在纸张上熟练飞舞,在游走剪刀悦耳的响声中,一幅幅洋溢着新春喜庆祥和的剪纸作品便活灵活现的诞生了。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同期】路冬梅:剪纸看似简单,但创作过程非常复杂:要吸收年画的丰满,版画的黑白,雕塑的概括集中。剪纸的图案,更需要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相结合。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今年43岁的路冬梅,是市级非遗项目交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交城工匠”获得者。从8岁拿起剪刀跟奶奶开始学习剪纸,她一剪就是30多年,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年复一年,从未停歇。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同期】路冬梅:剪纸是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过年贴窗花不只是形式,更是文化的繁衍,是中国人红红火火的象征,是每个中国家庭幸福美满的期盼。有了窗花,这个年味就更浓了。

剪纸对路冬梅而言,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手中灵巧的剪刀承载了太多她对剪纸艺术的希冀。玻璃上的一幅幅红色窗花,是她对春节传统习俗几十年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坚守。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同期】路冬梅:我买了剪刀和红纸,教学生们学习剪纸,作为市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将这项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近年来,路冬梅除了不断寻访民间剪纸老艺人,虚心向他们学习传统剪纸技艺,还先后数次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高校举办的非遗剪纸艺术高研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2018年开始,她积极响应“非遗进校园”的号召,先后在新建学校、城南小学和城北小学担任剪纸授课老师,并在非遗中心开展非遗剪纸活态传承体验活动,以及受邀给全县妇女举办公益性非遗剪纸传习讲座。至今累计教授学生1000多人。

路冬梅:拓纸缀交山 瑞剪启春窗

漂亮的窗花寓意着喜庆吉祥,对于路冬梅来说,剪纸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更是衍生出了不一样的意义。通过学习,她的作品创作素材更加丰富,有反映交城民间传统习俗的剪纸作品,也有见证时代变迁的主题作品。采访临近结束时,路冬梅还特别将她在十九大期间创作的剪纸作品给我们看。

编后语:一把剪刀、几张红纸,通过路冬梅的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个美好的祝福和愿望。路冬梅的作品多数来源于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以剪纸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表达出来,勾勒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民群众对好日子的向往和交城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图景!记者:李俊杰 安豪 宋浩轩(实习)

交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