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新年新氣象,新春再出發。2022年,是中國人民意氣風發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之年。征途漫漫,唯有奮鬥。新的一年,我縣将以創新、改革、開放的姿态,講述好2022年的精彩故事。從今天開始本台将開設“新春走基層 逐夢幸福年”專欄,用文字和鏡頭展現春節期間人民群衆生活的新面貌、奮鬥的新姿态。今天播出的是——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導語:交山大地剪紙曆史悠久,每逢春節,題材廣泛、樣式自由、内容豐富的剪紙,将新春佳節裝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更寄托着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我縣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路冬梅與剪紙“打交道”近30餘載,用剪紙迎新春,是她30多年的習慣,在她看來,剪紙不僅是節日的烘托,更是一門古老技藝的傳承。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一支筆,一扭一轉間,一隻可愛的老虎便出現在眼前,格外讨人喜愛。

【同期】路冬梅:今年是虎年,我創作的這幅剪紙是《福虎納祥》,虎頭融入刺繡的藝術元素,整幅作品寓意為:中華複興猶如威虎雄展,驅邪,避兇,平安!富貴,吉祥,福到!

每年臨近臘月,路冬梅都格外忙碌,鄰居們都十分喜歡她剪的窗花。眼前的她又忙活了起來,剪刀在紙張上熟練飛舞,在遊走剪刀悅耳的響聲中,一幅幅洋溢着新春喜慶祥和的剪紙作品便活靈活現的誕生了。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同期】路冬梅:剪紙看似簡單,但創作過程非常複雜:要吸收年畫的豐滿,版畫的黑白,雕塑的概括集中。剪紙的圖案,更需要與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相結合。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今年43歲的路冬梅,是市級非遺項目交城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第三屆呂梁市工藝美術大師、首屆“交城工匠”獲得者。從8歲拿起剪刀跟奶奶開始學習剪紙,她一剪就是30多年,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年複一年,從未停歇。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同期】路冬梅:剪紙是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過年貼窗花不隻是形式,更是文化的繁衍,是中國人紅紅火火的象征,是每個中國家庭幸福美滿的期盼。有了窗花,這個年味就更濃了。

剪紙對路冬梅而言,有着更加深刻的意義。手中靈巧的剪刀承載了太多她對剪紙藝術的希冀。玻璃上的一幅幅紅色窗花,是她對春節傳統習俗幾十年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堅守。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同期】路冬梅:我買了剪刀和紅紙,教學生們學習剪紙,作為市級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有責任,更有義務将這項民間傳統藝術傳承下去。

近年來,路冬梅除了不斷尋訪民間剪紙老藝人,虛心向他們學習傳統剪紙技藝,還先後數次參加首都師範大學、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等高校舉辦的非遺剪紙藝術高研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教育訓練班。2018年開始,她積極響應“非遺進校園”的号召,先後在建立學校、城南國小和城北國小擔任剪紙授課老師,并在非遺中心開展非遺剪紙活态傳承體驗活動,以及受邀給全縣婦女舉辦公益性非遺剪紙傳習講座。至今累計教授學生1000多人。

路冬梅:拓紙綴交山 瑞剪啟春窗

漂亮的窗花寓意着喜慶吉祥,對于路冬梅來說,剪紙不僅是傳承傳統文化,更是衍生出了不一樣的意義。通過學習,她的作品創作素材更加豐富,有反映交城民間傳統習俗的剪紙作品,也有見證時代變遷的主題作品。采訪臨近結束時,路冬梅還特别将她在十九大期間創作的剪紙作品給我們看。

編後語:一把剪刀、幾張紅紙,通過路冬梅的手,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個美好的祝福和願望。路冬梅的作品多數來源于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以剪紙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見所想表達出來,勾勒出了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人民群衆對好日子的向往和交城人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圖景!記者:李俊傑 安豪 宋浩軒(實習)

交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