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宝长牙后,需要做什么?妈妈千万别掉以轻心!

宝宝开始长了人生中的第一颗乳牙,这对很多妈妈而言都是非常欣喜的事情。

这预示着宝宝开始茁壮成长。

但同时出牙期也有各种烦恼:宝宝在出牙期容易哭闹、流口水,应不应该去看牙医?如何护理才能让宝宝不长蛀牙?宝宝刷牙不配合怎么破?

虽然宝宝长牙是生长的自然规律过程,但妈妈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宝宝长牙后,需要做什么?妈妈千万别掉以轻心!

宝宝出牙的基本知识

大部分宝宝会在6个月大时萌出第一颗乳牙,但这个具体时间因人而异,4-13个月出牙都是正常情况。

在2岁半到3岁左右,20颗乳牙就会全部长齐。

宝宝长牙后,需要做什么?妈妈千万别掉以轻心!

需要注意的是,出牙晚≠发育出现问题,宝宝长牙的时间因人而异,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在出牙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度流口水、喜欢咀嚼硬物,同时还可能伴有轻微过敏、哭闹、低热等现象。

长了第一颗牙,就要开始刷牙

小小乳牙很重要,一定要学会如何保护好它:

1、在牙齿还没有萌出前,可以用湿的软布、无菌纱布或手指刷为宝宝清洁口腔。

2、从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应该给孩子刷牙,而且要使用含氟牙膏;

3、控制宝宝的食糖量,每次食用完果汁、饼干等零食都要进行漱口或刷牙;

4、宝宝长牙之后,尽量每隔半年带宝宝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乳牙蛀了也要及时治疗

乳牙是我们的第一副牙齿,是宝宝的口腔卫士,很多家长们会觉得,孩子乳牙掉了会长恒牙,也就不太关注、保护宝宝的乳牙。

但其实,乳牙除了会影响到宝宝的咀嚼、发音和外观,同时还密切关系着未来恒牙的健康。

宝宝长牙后,需要做什么?妈妈千万别掉以轻心!

整齐、洁净的乳牙有利于长出整齐的恒牙,一旦乳牙发生龋齿,可引致牙髓炎、根尖周炎,就会导致恒牙畸形或萌出多齿或缺齿,甚至咬合异常。

这些习惯,最容易导致蛀牙

1、睡前不刷牙

跟大人一样,宝宝睡前不刷牙,食物残渣与奶垢很容易令牙齿蛀掉,而且,刷完牙后除了喝水,应该尽量避免再进食。

2、吃夜奶的习惯改不掉

晚上吃奶的习惯长期不改掉,会很容易让宝宝的牙齿发生龋坏。奶垢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而宝宝的口腔在睡眠时期又处于闭合状态,给口腔内的细菌营造了良好的繁殖环境,长此以往牙齿就容易蛀掉了。

3、给宝宝喝太多果汁

果汁虽好,但也不可贪杯哦。果汁会导致儿童肥胖和龋齿。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1-6岁的孩子,每日的果汁饮用量要限制在120-180毫升。

4、和宝宝共用餐具

成人的口腔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宝宝共用餐具,会把一些细菌传染给宝宝,引起蛀牙,所以要为宝宝准备专用的餐具。

年纪小也要定期看牙医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给出的建议,孩子在1岁前就要看一次儿科牙医,并建立“牙齿档案”,出牙之后,每年拜访牙医1-2次。

牙医会确认所有牙齿生长正常,发现宝宝早期的蛀牙,在护理方面提供建议。

宝宝长牙后,需要做什么?妈妈千万别掉以轻心!

面对新长出的小乳牙,新手爸妈们可千万不要懈怠,帮助宝宝养成好习惯,送给宝贝一口好牙,就是送给他最好的童年礼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