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媒体“影院”催生“微”影像奇观

作者:海外网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类的延伸",新媒体技术不仅实现了人们感官的延伸,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着微博作为标志的出现,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微时代"。微电影处于"微时代"的背景下,在微平台的技术支持下,面对微文化的精神和市场需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市场。

什么是"微时代"?这一概念与微电影本身一样没有定论,有学者强调技术的重要作用,认为"微时代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利用数字通信技术,利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方式,通过新的、移动的便携式显示终端,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开展新时代新传播活动。有学者关注"微时代"的人际沟通和交流方式,认为"微观时代"是"包含文化交流、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生活方式等复杂的时代语义命题"。事实上,在"微时代"的环境下,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人们的传播观念、行为也会相应改变,正是这样一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正在迅速变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从媒体厚厚的"微时代"开始。",一群热爱的中国电影体会以"微时代"的跳动脉搏,"草根"也不错,"名标"也要坚持所有可用的"微"资源,让视频艺术也走进了"微"概念的行列,微电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视频图像越来越受欢迎,人们也习惯于在零散的时间和空气中获取信息或娱乐,这也非常符合现代都市人快节奏忙碌的生活。一旦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几个小时,它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托夫勒在第三波中写道:"我们被矛盾的,碎片化的图像所包围,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碎片碎片。"微电影高度互动的叙事沟通结构源于其成长平台、新媒体,不言而喻。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中,微电影作为一种充满变化和生命力的新型新电影,在视觉、叙事地位和观众认知方面与传统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微电影的视觉特征:生动、激烈、新颖

微电影在视觉上仍然保留着传统电影鲜明的视觉特征,电影通过这种视觉错觉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图像快速而连续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在微电影《行者》(The Walker)中,身穿红衣的步行者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商业广告的建筑,熙熙攘攘的地铁站......行者履行了对神圣的宗教仪式"做"的虔诚,始终保持着低调的举止和稳健的步伐,与周围的路人、奇特的城市景观、形形色色的围观人群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隐喻和讽刺。整部23分钟的影片只有以同样的速度走路,场景不断变化,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用这种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面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思考。这种共性体现在试图将艺术电影改成微电影的过程中,这让观众感到惊讶,难免会思考,纯粹的视觉可以作为微电影艺术尝试的方向吗?

其在广告片中更为突出的表现,《一触即发》讲述了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方中途突袭,为了将新技术转移到安全,联合主演丽莎经过几次曲折才达到目的。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各种追车、爆炸、枪战、变脸等,在90秒内完成了紧张的叙事。在传统电影中,我们常常陷入视觉影像的奇幻场面,无论是好莱坞奇幻大片还是各种视觉上诱人的影像。缩微胶卷似乎放大了这种视觉效果,以在短时间内和空间的压力下满足观众的胃口。

此外,微电影小说的视觉呈现大胆,突破传统,以《帕芙小姐》为例,影片采用动画和真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影片的主人公帕芙小姐是一个卡通人物,有着苗条的身材,迷人的眼睛和美丽的短发,她穿梭在大街小巷,周围还有一些人, 发生的事情是现实。拍摄方式是简单的街头拍摄,但整部电影的主色调被还原为lomo的颜色,以协调动画场景与真实场景。显然,这也为草根微电影的制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美丽2013微电影大师》在"一维"中,采用1D黑白屏,完全画外音的方式讲述故事,人物之间没有对话,角色在电影中的表现几乎完全屈服于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但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故事的核心要给观众去讨论, 最后回到影片,揭开故事的神秘面纱,发人深省。

"草根"缩微胶卷:社会个体的坚持与回归

2013年,在线电影观众对缩微胶片的关注激增,优酷每月用户生成的UGC(UserGeneration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达到约300万,微电影在网络中确实超过了传统电影几个月。

以优酷指数2013年上报的UGC十大榜单为例,总结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微电影的主题大多是"正能量"、"灵模"、"圣人"等,生活的内容并不缺乏积极的精神状态,一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草根"生活图景, 另一方面,回到深切关注个人生活的主题,大多用治愈心灵创伤的情感故事来表达对社会个体的尊重,促进正能量。

优酷的《逆向攻击》系列几乎每部微电影都以草根青年为主题,从《逆向攻击》中许多电影中的角色转变可以看出,这个主题是鼓舞人心的。在这16部微电影中,男主角通常是没有钱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或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演员的形象设计和生活环境,贴近大众;如北方漂流女郎中的"师傅"、摇滚歌手"老情人"、家中男贩的"灰机灰机"、"游戏"中没有钱又没有背景的奋斗青年。《康桥午夜电台》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普通上班族和午夜电台DJ的平凡但浪漫的爱情故事,虽然"昼夜黑",但能找到彼此相爱的最好方式:为对方改变。每部电影都讲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故事,这些电影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丰富、全景、现实但不乏温暖的世界。这种影片的布景上精心安排,满足了原来难以调整的影片需求,拉近了观众的距离,不同于传统观影体验。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微电影《一维之地》完全用画外音来讲述故事,人物之间没有对话,角色在电影中的表现几乎完全屈服于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但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故事的核心问题要观众去讨论。

系列微电影《粉扑小姐》自2011年起走红,让帕芙小姐以苗条的身材、迷人的眼睛和短发,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卡通人物。

相关链接 http://www.scotsman.com

大多数微电影都有"三微"的特点:"微小时"(30秒-300秒的投影时间);它们通常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大纲,可以单独或按系列编写,并且可以在包含所有兼容无线移动功能的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其他视频设备上播放。

在内地视频网站上的国产内容领域,优酷土豆网脱颖而出,是观察微电影发展的绝佳窗口。"去年的10月,11月和12月,包括1月,基本上是我们的工作,"优酷产品总经理陆凡喜说,他引用了去年Aerie等第三方互联网用户的数据。"几年来,优酷制作并推出了217个视频,产生了超过10亿的点击量。

2010年,《青春11度》作为首部网络系列微电影,其中《老小子》风靡全国,成为当年最热门的话题,树立了微电影里程碑,并开创了微电影新年。

2011年,《粉扑小姐》第一季以百万粉丝为主,成为首部以都市时尚情感为主的100集微电影系列。同样诞生于"11度青春"的《粉扑小姐》,逐渐成为当代女性的情感偶像,总播出人数超过2亿。

2012年,《美丽2012大师缩微胶卷》成功实现了微电影从"数量"到"质量"的突破。《微电影大师》在专业水平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可,该系列在影视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迄今为止,这四部微电影已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等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并作为官方入围者参加了圣丹斯电影节。《微电影大师》的推出对整个行业意义重大,其成功提升了微电影的品质,让微电影摆脱了"草根"的标签,开始向精品化方向升级。

2012年,优酷从《大师微电影》系列开始,推出了《勇敢的爱情》、《不可能的可能》、《逆袭》等系列微电影,其中《逆袭》系列在11月位居影单榜首,这也是微电影首次播出。《不可能的可能性》获得了首届国际微电影节的金微奖、"最佳剪辑奖",而优酷的产品则凭借多部迷你片的成功推广而获得"最佳推广平台"。2013年,优酷微电影上映2.8亿部。

(来源:温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