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网上有大把的人认为:码农来体就是体力活,掌握几种语言后基本上就是copy、paste了,都是Ctrl+C、Ctrl+V的

作者:虎哥的世界

网上有大把的人认为:码农来体就是体力活,掌握几种语言后基本上就是copy、paste了,都是Ctrl+C、Ctrl+V的键盘功夫,没有啥技术含量的。

甚至网上有人讲了这样的讥笑程序员的段子:老板高薪招了一个程序员,该程序员一年下来,为公司扛了不少事,考核结果令人满意。但老板到这个员工的工位上转了一圈,就把这个码农辞掉了。因为老板看了这个码农的键盘,发现键盘的Ctrl、C、V这三个键上的数字都磨掉了。

大概在2012年左右,国内有一股子舆论风气,炒作软件蓝领概念:说什么做软件不需要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培训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呢?谁还这个概念?虽然每个软件公司都挖空心思的想节约人力成本,怎么不见它们招高中、初中生呢?

隔行如隔山,一行不知另一行的苦。码农是软件工程师的自嘲,但外行人也有很多真的以为软件就是体力活。

Ctrl+C、Ctrl+V的键盘功夫,小学生都会,一文钱都不值。可是知道怎样去copy和paste、如何实现软件的功能需求,背后的价值才是根本。难道你去修车轮,修车厂都是现造一个轮子再给你换?软件工程也是这样,一般人都没有造轮子的机会,把轮子用好,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工程师。码农为啥也很辛苦,因为copy大法也是要烧脑子的。

软件行业也有不同层次、层面之分。很多人认为软件就是html网页,或者是安卓小程序,总之就是他看到的或用到的应用软件。没有想过当他工作游戏中涉及的windows、安卓、IOS等平台软件,背后是一件件多么庞大而复杂的软件工程,不知道家电、汽车、路由器中也有多么复杂的软件系统。随便提一件基础软件系统,就象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都会包含了上万人年的积累工作量。

上面还只是从工作量角度来说的。不说芯片、被动芯片、元器件、传感元件的难度,就说把它们整合起来的板载驱动软件系统,哪个是copy大法能解决的?给你个功能正常的板子,把所有的电路图、主芯片说明书、软件库给你,我看你是如何用体力来copy的?没有这些硬件板子与底层软件系统,你的html网页、安卓小程序从哪里运行出来?

好吧,一个运行着的应用软件,少则万行代码,多则几十万甚至几百玩行代码,出了问题BUG,没有多年的软件工程经验,你能用copy大法搞定?

为啥有很多人讥讽码农是干体力活的,那是因为软件工程师的工资也偏高一些。软件方面的工作,本质上是智力密集型的,它离不开数理逻辑,没有一定的基础,这条路是难以走下去的。恰恰很多人吃不了学习数理逻辑方面的苦,所以这方面的工资平均而言就高些。我早说过,如果公司雇的扫地阿姨能干我们的活,为啥还要我们这些所谓的工程师们!如果待遇优厚的垄断大厂不需要技术专家,员工则很快就会变成干-部亲属与子弟。

既然码农有技术含量,为啥还会有35岁失业的现象呢?

这就是时代造成的,2015年之前,35岁失业的现象几乎不存在。这些年的高校大扩招,大学生烂大街。社会已经由农民工红利时代过渡到工程师红利时代了,大量无关系、无背景、无资源的农二代努力学习成了大学生,国字头有保障的单位你进不了,软件工程就成了一个保底专业。人力供应多了,市场供过于求。国内软件产业也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多数所谓的科技企业其实不需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反而经营成本是第一要素。所以,要后浪自然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