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作者:笑薇读书

关注“笑薇读书”,了解更多好书和成长干货。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因为我认识的汉字不多,所以后来的评论家们都赞扬我的语言简洁。”

在《朗读者》里,董卿被对面的余华话语逗得忍俊不禁。对方说起话来,段子接连不断,刷新了观众对他的原有印象。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众们开始怀疑:这真的是那个严肃文学作家余华吗?这简直是个被写作耽误的段子手。

说起作家余华,看过他的书的人都知道,不论是《活着》里的福贵,还是《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每个主人公都集苦难于一身。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在余华的笔下,苦难被渲染得丝丝入扣。因此,他被称为“最残忍作家”。

为何一个谈吐风趣幽默的人,却能成为一个写尽世间苦难史的作家?

从他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可窥见一二。

01 太平间睡过午觉的孩子

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孩子,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

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杭州,父母都是医生,可以说是令人羡慕的“双职工”家庭。后来,因父亲工作调动,年仅3岁的小余华跟着父母,来到了浙江省海盐市。

在这个当时连一辆自行车没有的地方,小余华开始了与众不同的童年。

别家小孩的童年,父母疼爱,嬉笑不断,五彩缤纷,余华的童年,是刀光血影,哭声连连,黑白交织。

那时,医院就是余华的家。这边是住房,对面是外科手术室。就连上个厕所,都要经过阴森森的太平间。

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年幼的余华经常穿梭在医院里。在父亲工作时,他常常偷溜手术室。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小余华看到父亲拿着明晃晃的手术刀给病人做手术,鲜红色的液体顺刀留下,他也不觉得害怕,直到被父亲呵斥赶出外科手术室。

白天属于血腥,夜晚属于哭声。

每每睡到后半夜,余华会被凄怆的哭声惊醒。那哭声里道尽了亲人离世的悲凉,听的次数多了,余华竟听出了每个哭声的不一样。

在医院里,有个地方大家都避之不及,唯独余华对它情有独钟。

那就是太平间。当时的太平间,就是一个挺宽的水泥床。对于小余华来说,那无疑是夏天最舒服的地方。

在一个炎夏的午后,小余华热得不行,于是就偷偷跑到太平间的水泥床上,睡了一个美美的午觉。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就这样,血腥、哭声、太平间贯穿了余华的整个童年,小小年纪的他,就早早的感受了死亡,看淡了生死,但他看不到的是,命运之光在悄然陪他长大。

02 看《毛泽东选集》着迷的学生

童年一结束,学生时代随之而来。

文革十年,是一个没有书籍的年代,文革之前所有出版的文学作品都被尽数销毁,只留下鲁迅的作品。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在余华即将升上初中的一个暑假,“文革”中关门的县图书馆重新开张,余华的父亲给余华哥俩办了张借书证。

图书馆里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些革命与反革命斗争题材,十分无趣。但其中一两本故事书,余华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但由于后来借书证被没收,没书可看,可急坏了余华。他开始四处搜寻书。余华发现,父母房间的书架上有书,但除了医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就是《毛泽东选集》。

两者他都不感兴趣,但在搜寻了一番之后,余华败下阵来,只能选择看起了《毛泽东选集》。

但这么一看,余华就发现了新大陆。《毛泽东选集》里面的注解格外好看,有故事、事件、人物,还有各种各样历史人物的介绍,让余华一下子着了迷,每天捧着《毛泽东选集》看得津津有味。

高中时期,余华开始看起一些小说,那是文革初期被偷偷被人保存下来的书。经过很多人的手,书缺页少码,一个故事,莫名其妙的没有开头,也不知道结尾。没有开头还可以接受,但没有结尾的故事,余华万万忍受不了。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怎么办呢?一切靠自己。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余华就开始自己编故事的结尾,编一个觉得不满意,再接着第二个,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此时练就的编故事能力,竟助推了未来的路。

03 决定弃医从文的愣头青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余华参加了两次高考,都落榜了。

无奈之下,余华子承父业,当起了医生,但和父亲这个外科医生有所不同的是,他当的是牙医。每天的任务就是帮别人拔牙。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上班第一天,老医生让余华看了一遍自己的操作,直接就让他上手了。当时余华都懵了。虽然心里没谱,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当时拔牙的都是老农民,牙齿烂的不行,第一颗老掉的牙被余华顺利拔下来后,就有了第二颗,第三颗,就这样,余华从一个新手变成了一个老油条,日子倒也过得可以。

当时是文革刚刚结束,知青上山下乡已经被取消了,余华的同学里,有的去了工厂,有的去了百货公司。在旁人看来,像余华这样的牙医工作,已经很体面了。

但余华的想法,偏偏就与众不同。

在拔了好几年的牙后,余华越发觉得,整天盯着别人的嘴巴,那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了。

有时候,他盯着窗户外面的风景,想想这样一眼就看得到头的生活,他感到有些厌倦了。他心头突地升腾起一个念头:不行,自己可不能就这样过一生。

正在这时,余华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某一天,余华正倚窗独靠时,突然发现对面街上有几个人游来荡去的,他觉得很好奇,于是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文化馆的人,在街上走来走去是日常工作。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余华瞬间觉得天道不公,同样是上班,为何他们却如此轻松?不行,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刹那间,余华萌生了进文化馆工作的想法。

但在当时,想进文化馆工作,你就必须具备某项硬本领,要么会唱跳,要么会画画,再不就是会写作。

余华一不会唱跳,二不会画画,就只剩下写作这一个选项了。但余华也不会写作,他心想,自己好歹也是认识几千字的人,可以学呀。

他抱着必进文化馆的决心,白天帮别人拔牙,晚上就学写小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余华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小说。他索性一咬牙,找了本短篇小说,自己开始研究起来。小说该如何换段,如何组织语言,就这样慢慢摸索写起来了。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初写的余华有着迷之自信,只要他一写好一篇文章,就往《人民文学》和《收获》这样的大杂志邮寄,但每次都被拒稿。

当时的邮递员,只要看到是余华的信件,就直接从围墙外面扔进院里,后来,只要听到啪嗒一声,余华就知道退稿来了。

当时,余华强大的心理素质,不知从何而来。他接到退稿,只是稍微失落了一下,就打开信件,看看拒稿的是哪一家,再找比它要求低一点的杂志邮寄。

被拒稿了,再投,又被拒,再投。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1982年的文学杂志,像《上海文学》《收获》等发行量都是几十万册,当时街上报刊亭里摆着的杂志,全是文学的,几乎没有其他杂志。

余华一边阅读杂志上发表的小说,一边写自己的小说。他认为,那些在著名杂志上发表的小说,并不比自己写得好,可是它们都能发表,在不著名的杂志上,自己的作品却发表不了,心里不免有些愤愤不平。

当时余华的同事都知道他在写作,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劝余华:不要胡思乱想去喜欢什么文学了,那是白日做梦。

但余华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写稿,继续投稿,继续被拒稿,再投,他越挫越勇,这样的情况维持了整整五年。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时间什么都不怕,唯独怕努力的人。

1983年11月的某一天晚上,余华快要下班时,突然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的电话。电话里,有人告诉他,他写的稿子需要改动,让他去北京改稿。

那一刻,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余华成了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也如愿调到了文化馆工作。

按理说,接下来已经是顺风顺水了,但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04两个人生导师

余华刚进入文化馆工作时,只有23岁,在文化馆一众前辈的眼里,只是个小毛孩。

当时文化馆里经常举行笔会,在笔会上,大部分的老作家,都经历过文革时期,有着丰富的经历。在余华面前,大谈特谈自己的经历,满是炫耀语气。

他们当时曾断言:像余华这样只做过五年牙医,没什么社会经历的作家,是没有出息的。言辞之间,尽显嘲讽之意。

余华一边羡慕他们的经历,一边对他们的嘲讽毫不在意,继续一心自己的文学创作。

他在慢慢摸索中,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星星》,紧接着,余华又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但是在全国却不温不火,没产生任何影响。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此时的他,不满足于现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文革结束没几年,中国的伤痕文学方兴未艾,大部分创作者的作品,都是有关伤痕。

某天,余华激动不已。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导师——作家川端康成。

余华第一次读川端康成的作品,就着了魔。他没想到,原来除了控诉,伤痕还有另外的表现方式。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川端康成对于细节的描写,让余华如痴如狂。川端康成所有在中国出版的小说,他都全买回来阅读。有时候,他竟然痴狂到同一本书买两本,一本用于阅读,一本用于珍藏。

于此同时,余华开始模仿川端康成的写法,他学会了如何表现细部,把痛苦写得不动声色。

但随着模仿的深入,余华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小说越写越差,越往下写越困难,越写越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写。他彷佛陷入了一个陷阱里,四处乱串以寻求机会脱身。

彷佛是听到了他的呼救声,救星出现了。

一次,余华在杭州和朋友同游书店,看到了一本《卡夫卡小说选》。那时书店里的书都只印刷一次,过了这个村就没下个店了。而卡夫卡的小说恰好是最后一本,余华朋友抢先买下了书,余华也想要,不断说服朋友把书让给他。朋友说什么都不答应。

在不停地磨了一个晚上后,余华终于如愿了,他用《战争与和平》,与朋友交换了《卡夫卡小说选》。

打开《卡夫卡小说选》的那个晚上,他失眠了。卡夫卡小说思想的深刻和自由自在的写法,让余华深感震撼,也彻底地把他从陷阱里解放出来了。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从卡夫卡那里,余华不仅获得了写作自由的观念,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观也改变了。

就此,在卡夫卡的引导之下,余华打通了文学的脉络,开始无所畏惧地写,在发表了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成为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当时主管《北京文学》的李陀,在看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激动地对余华说:“你现在已经走到了中国文学的最前列了。”

这样的简单地一句评价,给了余华足够的自信,也确立了他新的创作道路。

05 高光时刻与至暗时刻

人生,就是高光时刻穿插着至暗时刻。

1987年,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余华北上进修,在鲁迅文学院,他结交到了一生挚友,也遇到了今世至爱。

在鲁迅文学院读书期间,余华遇到了一群有着相同文学梦的同学,刘毅然、苏童,莫言……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巧的是,他和莫言同住一个宿舍。两人同窗写作,惺惺相惜,床只隔着一米的距离,笔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彼此间听得清清楚楚。

此时,余华还遇到了同班同学陈虹,初次见面,她留着一头乌黑长发,说不出的美,一下子就击中了余华的心。

通过聊天,余华知道陈红不仅会写诗,同时还是一个编剧,心生爱慕。陈红也非常赏识余华,她认为,余华是个有才华的人,将来肯定会有所作为。两人相同的兴趣爱好,让两颗心越走越近,成了知己。

在好友和红颜知己的陪伴下,1991年,余华发表了自己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凭借这部小说,余华荣获了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这是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的最高荣誉。

这时的余华,开始有了点名气。但为了走得更远,他索性辞职搬到了北京居住。

在北京的日子,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工作,身上没什么钱,余华只能租了一个仅有9平米的地下室,日子过得极为穷酸落魄。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写起连续剧剧本,不管什么类型,他都写,连续写了两年之久。

看到余华这番光景,陈虹非但没有嫌弃,还跑过来照顾起了余华的饮食起居。她始终坚信,有一天,余华会一鸣惊人,成为文学大师。

再后来,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结了婚,一起挤在那间只有9平米的地下室里。

有了陈虹的陪伴与照顾,余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创作上,一心一意的写小说。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再好的作家也会有文思枯竭之时,毫无灵感写不出来时,余华脾气变得很暴躁,陈红就在一旁耐心安慰。

有一次,余华偶然间听到了一首美国的乡村民谣《老黑奴》,歌声中那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余华。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写一部中国农民的小说呢?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小说的创作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写着写着,写到一万字的时候,余华就发现自己写不下去了,他开始焦虑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甚至大喊起来。

陈红看到后,走过去看了他写的稿子,安抚他并提了建议:“既然第三人称写不下去,那不如试试第一人称?这样读起来可能代入感会好些。”

经陈虹这么一提点,余华意识到了,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试过第一人称写作。

他高考两次落榜,23岁弃医从文,33岁凭一书封神,靠的是什么

于是,他改用第一人称,推翻全稿重写。在写的过程中,余华几乎是一边哭一边写的,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时隔一年,这部小说《活着》终于完结。

《活着》一面世,一时间四下轰动,迅速占领全国各大书店,并且一举拿下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第三届世界文学“冰心文学奖”等众多奖项。

至此,余华一战成名,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坛地位。

自古成名者,有鲜花也有骂声。

爱余华者,夸他以笔代刀,刻尽人间苦难,堪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批评余华者,先说他写书太慢,用时少则五年,长则十年,最新问世的《文城》更是花了21年。

再批他写作文风大变,不如从前。

的确,他写书是慢,但却慢出了一部部精品。

他文风大变,是因为顺应时代脚步,一直在探索进步。

被人嘲讽成不了事,但却用数年坚持,写出一部部神作反击。

他研究了大半辈子小说,写了大半辈子,如今仍在写。

余华是在告诉我们,人这辈子,要坚守本心,不被打击消沉,不为掌声迷失。总有一天,会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人这一生,将一件事坚持到底,做到极致,就很酷。你们觉得呢?

-END-

作者: 西洲,一个视文字为终身热爱的女子,笑薇读书成长学院年度学员。

更多阅读:

火爆全美的脱口秀明星,出生南非贫民窟,背后的女人太伟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