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文化在更迭,时代在跃迁

自然而然的会诞生一些新规矩

我们在传承老规矩的同时

也要教会孩子接纳新规矩

说话的规矩

很多人都觉得“童言无忌”,孩子是最纯真最可爱的,无论说什么都不必太介怀。

这话其实不全对,有些话,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得体的说,有些话,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能说。

●见人要问好,回话要大方

很多人都觉得过年见到长辈亲友,孩子开口叫人,道一声“新年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如果家里有个内向敏感的宝宝,就需要父母多费心思去引导了。

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有警惕心理是很正常的,父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一会儿谁要来或者我们要到谁家去,进门要怎么称呼对方。让孩子心里有个准备,也就不会那么戒备了。

还有就是要让孩子练习说话以及回答问题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和真诚。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跟孩子多加练习,孩子熟悉了之后,慢慢就知道怎么应对了。

●赞美可以当面说,负面评判要忍住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免不了要评论和表达感受。特别是过年期间,孩子去了亲友家里,往往就容易说出:“你家里真小”、“你成绩好差”、“你这个没有我家的好”之类的话。

也许孩子本身没有恶意,但父母需要平时就跟孩子强调,当面去笑话别人的短处,去说别人的不好,是很不礼貌的,会让别人感到尴尬和难过,不可以口无遮拦。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求人帮忙要说“请”,受人恩惠说“谢谢”

见过有不少孩子,渴了就晃晃杯子,示意大人帮他倒水。收了礼物直接就拆,也不表达感谢,给人感觉十分不舒服。

这未必是孩子真的不懂事,很可能是平时父母没有及时去提醒孩子应该注意,应该去说礼貌用语。什么事都是习惯成自然,身为父母,我们还是要从小事抓起,及时进行督促。

●说吉祥话可以,但不要索要红包

过年了,孩子们想要一点红包很正常,可是父母还是应该告诉孩子,主动向对方索要红包是不礼貌的。别人送的红包须待父母同意后才能收下,接过红包应该道谢。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不要插话,不要打断别人谈话

小孩子也是有知识面和表达欲望的,有时候大人聊天,可能某个话题他正好知道一点,就会急切地想参与进来。也有时候他有什么需求和想法了,就会在大人聊天的时候打断直接说。

我们要告诉孩子,需要学会等待他人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别人,长辈聊天的时候不要插话,否则会显得很不尊重人。有需求可以跟爸爸妈妈小声说,爸爸妈妈会给你提供帮助的。

可以跟孩子定个暗号。比如,如果孩子伸出两根手指摸头发,就代表需要妈妈了。新年人多期间,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做客的规矩

●不经允许,不动别人家的东西

最让人头疼的一种孩子,就是到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乱翻别人家的抽屉和乱动别人家的物品。

好奇心每个孩子都有,陌生的环境,最能激发起孩子的探索欲,而且孩子本身容易能量过剩。这一点,父母可以理解,但不要纵容。

一定要跟孩子反复强调,别人家的东西不经主人同意不要碰,否则会让孩子失去界限感,也会造成孩子日后更加难以约束。

●不要在别人家跑来跑去,大声说话

孩子玩起来就会不管不顾,特别是当对方家里有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时,玩起捉迷藏或者是抓人的游戏,简直不要太欢乐。

父母要告诉孩子,我们去做客便是客人。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能随便进别人家的卧室,也不能在别人家跑来跑去。

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楼下的邻居,也会打扰到长辈们聊天。实在想玩,可以小点声,或者玩其他有意思的游戏。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要开口索要

过年期间带孩子出门,总会看到一些家里没有的装饰或者玩具。孩子心性比较直,看到喜欢的往往容易爱不释手,直接就问人家能不能拿回家去。

这时候主人可能很为难,如果同意,也许自己的孩子就会伤心难过。不同意,又显得很小气,会伤了两家感情。

所以带孩子出门之前,可以告诉孩子,有什么喜欢的东西,或有什么额外的需求,可以私下跟爸爸妈妈说,我们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用餐的规矩

●要等大家一起吃,不能吃独食

孩子比我们成年人更容易饿,看到好吃的,也更难控制自己的食欲。

很多家庭会单独给孩子分出来一些食物,让孩子先吃。如果孩子真的很小,这样尚可接受。

但如果有很多人或者正式的聚餐,并且孩子已经可以控制饮食的话,尽量不要让孩子搞特殊化。

老规矩是长者为先,孩子作为晚辈,等长辈先动筷子自己再开始吃才是正确的。

●不要敲饭碗,不能剩饭

到别人家中吃饭,敲饭碗的意思就是催促主人上菜,自己等不及了。孩子可能是无聊或者好奇才这样做,但父母一定要阻止。否则会显得很失礼,特别是过年期间,很多人家还是比较在意,认为是不吉利的。

孩子的饭量也跟成年人不同,最好是少给孩子盛一点饭,不够了再添。不要让孩子剩饭,不仅浪费了粮食,还显得不尊重做菜的人。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现在过年相比于过去,规矩已经少了很多,懂老规矩的人,也越来越少。不过对于孩子来说,遵守基本的规矩依然很重要。

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细节,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孩子的家教、性格和修养。父母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都默默影响着孩子以后能否成为一个大方的、得体的、被人尊重和喜欢的人。

春节过年,希望我们心中都能牢记这些规矩,做到有礼有节。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

文化在不断更迭的过程中

留下了不少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新春佳节

阖家团聚、走亲访友

正是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

和老规矩的大好时机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过年期间的规矩

一起来学习~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初一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新年里打碎了家具,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初六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盛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因为 12 是 6 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人们都会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

过年走亲访友,这些规矩一定要告诉孩子~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来源:贵州教育发布综合整理自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