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音乐

过年,是大陆古老的风俗习惯,每逢春节,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上一副大红的春联,便传递出一种特有的年的喜庆,流溢着浓浓的年味。春联,是最美传统文化的传承。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据记载,民间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

《新华词典》上说:“对联,又称对子。用来张贴悬挂的对偶语句,分上下两联”。

春节时,用古老的中式毛笔墨书而成,红纸黑字,贴在门上,便是春联。

与对联不同的是还有一个横批贴于门梁之上,在门中央配有一个方型的“福”字。

有的人专门把福字倒着贴,寓意“福气已到”,是一年起始人们对生活最美的向往和祝愿。

一副副春联,是吉祥喜庆的年色,也是飘溢着墨香的年味,书写出人们对红红火火的烟火日子的期盼,另外还有张贴门神等习俗。

无论城市和乡村,春联被贴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那种耀目的色彩,佑护着世世代代勤劳善良的人们。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修辞美的极品,对仗工整,韵声和谐,也是书法中的绝色,自成风格,韵味独具。

《红楼梦》中,专门列出章回描写大观园题对额,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其中有先皇御赐的一副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子孙”,金匾上写,“星辉辅弼”四个字,曹雪芹便为我们展示了对联华丽的美感和含蕴的深意。

年近了,人们或求,或买,总会按照心意精挑细选出一副对联来。

自我记事起,像父亲这样懂书法的人,便要开始忙着为亲朋好友写小半天的春联了。

父亲是个文化人,当过校长,擅长隶书,楷书,在祖祖辈辈居住的小城有些名气。

春联虽每次都供不应求,但父亲总会想办法满足那些有求于他的人。我们这些小孩子抢着把写好的春联晾晒到庭院里,小心地看护着,心里满满的全是年。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除夕,人们把迎祥纳福的红红的春联张贴起来,守完岁,便起个大早,穿上全新的衣服,推开那扇贴着春联、喜气盈满的门,辞旧迎新。

出门登高,拜年,让心中美好的愿在亲人之间相互传送,唯愿平安喜乐,吉祥如意。

岁月几经变迁,春联虽被赋予了新的寓意,依旧抒发的是人们最热情的祝福,最真实的情感。

且铺红纸,且蘸浓墨,用心写下一副最美的春联,把春天贴在门上,把年味写进心里。

只要推开这扇门,便把一年的幸福带回了家,也带着一年的完满走向新的生活。

作者 | 郭文姝

|說明|本文已经東方生活美学授权,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

或许您会喜欢: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春联,中国特有的年味。

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