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音樂

過年,是大陸古老的風俗習慣,每逢春節,千門萬戶“總把新桃換舊符”。

貼上一副大紅的春聯,便傳遞出一種特有的年的喜慶,流溢着濃濃的年味。春聯,是最美傳統文化的傳承。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據記載,民間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民俗起于宋代。

《新華詞典》上說:“對聯,又稱對子。用來張貼懸挂的對偶語句,分上下兩聯”。

春節時,用古老的中式毛筆墨書而成,紅紙黑字,貼在門上,便是春聯。

與對聯不同的是還有一個橫批貼于門梁之上,在門中央配有一個方型的“福”字。

有的人專門把福字倒着貼,寓意“福氣已到”,是一年起始人們對生活最美的向往和祝願。

一副副春聯,是吉祥喜慶的年色,也是飄溢着墨香的年味,書寫出人們對紅紅火火的煙火日子的期盼,另外還有張貼門神等習俗。

無論城市和鄉村,春聯被貼在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那種耀目的色彩,佑護着世世代代勤勞善良的人們。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修辭美的極品,對仗工整,韻聲和諧,也是書法中的絕色,自成風格,韻味獨具。

《紅樓夢》中,專門列出章回描寫大觀園題對額,甯國府除夕祭宗祠。

其中有先皇禦賜的一副對聯,“勳業有光昭日月,功名無間及子孫”,金匾上寫,“星輝輔弼”四個字,曹雪芹便為我們展示了對聯華麗的美感和含蘊的深意。

年近了,人們或求,或買,總會按照心意精挑細選出一副對聯來。

自我記事起,像父親這樣懂書法的人,便要開始忙着為親朋好友寫小半天的春聯了。

父親是個文化人,當過校長,擅長隸書,楷書,在祖祖輩輩居住的小城有些名氣。

春聯雖每次都供不應求,但父親總會想辦法滿足那些有求于他的人。我們這些小孩子搶着把寫好的春聯晾曬到庭院裡,小心地看護着,心裡滿滿的全是年。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除夕,人們把迎祥納福的紅紅的春聯張貼起來,守完歲,便起個大早,穿上全新的衣服,推開那扇貼着春聯、喜氣盈滿的門,辭舊迎新。

出門登高,拜年,讓心中美好的願在親人之間互相傳送,唯願平安喜樂,吉祥如意。

歲月幾經變遷,春聯雖被賦予了新的寓意,依舊抒發的是人們最熱情的祝福,最真實的情感。

且鋪紅紙,且蘸濃墨,用心寫下一副最美的春聯,把春天貼在門上,把年味寫進心裡。

隻要推開這扇門,便把一年的幸福帶回了家,也帶着一年的完滿走向新的生活。

作者 | 郭文姝

|說明|本文已經東方生活美學授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

或許您會喜歡: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春聯,中國特有的年味。

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