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个工薪族,挣的钱不是很多,刚够养家糊口。这几年来,他千辛万苦攒了点钱,准备买个大点的房子。本来日子过得很平实,不料前两天他看见邻居李刚买了辆白色力帆车来代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李刚每天开着车送孩子上学,周末还不时全家出游,真是让他羡慕又嫉妒。
紧接着,小王发现周围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这让他心里有些矛盾了。其实,小王对车并不是那么热衷,再说他也没有那个实力。但是,“男人不开车,白在世上颠”。时间一长,小王这面子这虚荣心实在受不了了。他决定将积蓄拿出来买辆车,把买房子的事先缓一缓。他找了各种理由说服家人,最后总算买了一辆比亚迪,差不多花了六万块钱,好不心疼。接下来,小王又忙着考驾照,累得不轻。
最后,小王总算能开着车上班了。看着别人羡慕的眼光,小王很是得意了一把。不过,三个月没到,小王就想哭了,因为他发现养一辆车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小区停车要钱,公司停车要钱,加油要钱,保险要钱。日子一下过得捉襟见肘,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还有一些朋友总来找他借车,碍于面子又不好不借。一旦磕了碰了,小王还得自己去修。
现在,为了省钱,小王干脆把车停在车库里不开,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现在小王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房子的梦想不但泡汤了,生活也搞得一团糟。他犹豫着是卖车还是节假日开着车去做点小买卖贴补一下家用呢?他为了追逐别人眼里的梦想,反而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想要把控自己的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来自周围的压力,以及自己的虚荣心作祟,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热门的东西所蛊惑,无意间抛弃心中真爱的梦想,也无视自身条件与实际需求,冲过心理防线,去追逐那些貌似很有前途的事情。
文强是学天文学专业的,这专业算得上是一个冷门。但文强非常喜欢,他就爱与天文望远镜和星球打交道。文强宿舍里还有几个同学,也是因为喜欢天文才选择这个专业的,打算为中国的天文事业作出一番贡献。不过,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这几个同学的决心渐渐动摇了,因为干天文实在没什么“钱”途。毕业时,正好社会上掀起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他们蠢蠢欲动,也想下海捞一把,商量着合伙创业。但是,文强三思过后,决定还是去从事有关天文的工作,而他的室友则决定合伙投资做电脑生意。
毕业后几年,文强已是一个天文单位的主任,不但待遇好,工作稳定,更重要的是有福利分房,生活没有什么压力。一次,文强与室友相聚。室友们告诉他,几个合作伙伴已分道扬镳,此后又做过不同的工作,但始终不如意,如今决定还是回归专业工作。想起以前的事,室友们很后悔当初太冲动,钱没挣着,还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大学生初出校门,难免会受到盲从心理的诱惑。时下流行的“创业潮”其实是中国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一个产物。很多人投身创业是受了环境或他人的刺激,听多了“第一桶金”的故事,于是就一头扎进创业梦里,不顾自身条件,低估了其中的风险。事实证明,这样的创业者往往以狼狈的结局收场。
我们在每一次选择前都要独立思考一下,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声音,是否无形中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影响,是否是我们提倡的原创的梦想。只有追求那种与你的能力相匹配的原创的梦想,才可能少走弯路。所以,在你迈出自己的脚步之前,不妨先提醒自己一下:这梦想真的是我的原创吗?
不要让别人的想法左右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认准自己的目标,风雨兼程去实现它。人们通常不会把别人的伴侣当成自己的伴侣,但却往往把别人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梦想。很多人形成了习惯性的“梦想盲从”心理,不敢坚持自己的梦想,甚至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追随无数的东西:别人上大学,我们也上大学;别人考托福,我们也考托福;别人学电脑,我们也学电脑;别人发嗲,我们也跟着发嗲;别人说瘦点儿好,我们就跟着减肥;别人说鲍鱼好吃,我们就去吃鲍鱼;别人说养猪能发财,我们就去养猪;别人买车,我们就不惜血本也要买一辆……在这个趣味善变、各种潮流涌动的时代,我们很难把控自己的心理,经常盲目地追随别人,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