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作者:铺长历史说

1953年7月末朝鲜战争结束后,在双方交接俘虏的过程中,美国高层再一次气急败坏。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帮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士兵竟然誓死都拒绝回国?还竟然要去往中国?

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于是美国就派出牧师和神甫去往板门店,来做说服美军战俘回国的工作。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美国牧师前去游说

这些牧师和神甫口才一流,说的是唾沫星子横飞,说:“只要你们能回美国,立刻可以为你们安排年薪70万的工作,还可以帮你们找一个美丽的女性做妻子!”

同时,这些牧师和神甫携带的录音机里,还不断地播放着战俘父母呼唤儿子回国的录音。

说实话,在这一种立体化的“进攻”下,真没有多少人能扛得住!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霍金斯公开宣读拒绝回国,要去中国。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拒绝回国的5名美军,后面车上写着“我们为和平留下”

那么结果如何呢?他们最终的命运又走向何方?为什么2004年一位老人去世前的唯一一个遗憾,说明了一切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任何一座战俘营都应该是魔鬼的圣地,那里充满了阴暗、杀戮和残酷折磨。

客观来说,古今中外身在战俘营里的敌方俘虏,可算是倒了血霉,某种意义上来说,死在疆场可比在战俘营里的苟活要痛快得多。

然而人性中对于生存的渴求,就会带来战俘营存在的必然性。可是志愿军的战俘营怕是在人类几千年的战争史上都是绝无先例的存在。

当2000年前古罗马斗兽场充满战俘惨叫声音的时候、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见不到明天太阳的时候、当朝鲜战场上巨济岛战俘营的惨案频频发生的时候,1950年代初的志愿军的战俘营却成了人类战争长河中一道温暖之光。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奥斯维辛集中营

当时所有的联合国军的战俘,都被尊重和友善对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我军传统也复制于其中。

他们的钢笔、戒指、腕表等所有私人物品,都被完整保管,被释放后无一缺失……

中西方饮食文化大为不同,即便当时国家一穷二白,即便我们的战士吃上炒面和冻土豆都费劲,然而国内还是想尽办法冒着美军飞机无休止的轰炸,为美英等国的俘虏运来了面包和黄油。

甚至每隔一段时间,还会优先给他们发肉吃、发棉衣穿、发新牙刷新牙膏。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志愿军为俘虏提供鸡肉

而这些我们的战士们都是看得眼巴巴的,一度非常不理解,即便现在恐怕我们很多人看到后也是十分不理解。

对比于同时存在的朝鲜半岛上的美军战俘营,则是另一番天地,饥饿毒打、大搞揭发、一个个鲜血淋漓的充满意识形态的强迫型纹身无不让人触目尽心!

朝鲜战争结束后,21名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抵挡住了美国牧师做的所有思想工作、抵挡住了父母呼唤的录音和回国后的优渥待遇,而坚决去向了中国。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战俘营“奥运会”

因为真实、真诚和博爱早已击碎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所有抹黑和攻击。

所以他们心意决然,于1951年在中国的安排下,来到了提前准备好的山西太原的招待所,并且在那里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以令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

在这里有一位西餐厨师专门服务他们,有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予以安排、有汉语的课程可以学习。

除了一位名叫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战俘不幸感染重病而去世外,其他人的学习生活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为西方俘虏发新棉衣

接下来有人去了北京大学学习中文、有的像亚当斯等三人那样去了武汉大学,而福斯特、卡迪佳二人则选择去了中国人民大学就读。

除此之外,根据他们的家庭出身和要求,还有人进入了工厂工作,比如跟志愿军关系一直都很好,被叫做老温的温纳瑞斯就去了济南的造纸厂。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生活习惯的矛盾突出,所以有不少人都陆陆续续地选择了回国。

我们不仅允许他们来去自由,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切交通和住宿的便利。这些人相继回到美国后,对中国一直充满真诚感激,为中国国际上的声誉和真实性宣传上做出了一份贡献。

比如亚当斯以各种途径不断地回忆往事,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就跟美国政府蓄意制造的魔鬼般的东方国度形成了强烈反差。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美国政府

所以美国政府自然对他威逼利诱,然而由于亚当斯有了一定的名气,所以才不敢下手。相比较亚当斯还算运气不错的,其他回国的美军战俘可就没这么好运了。

美国政府痛恨于这些俘虏们的种种表现,声称这些人留在中国的原因是源于志愿军,用某种仪器设备对他们进行了洗脑后而取得的结果,根本不是他们的自愿行为。

然而回到美国的战俘威尔斯,却不惧恐吓地在回忆录中予以揭穿:“他们并没有用电极刺激我们的头部,也没有把我们变成一个机器人听从他们的命令。”

而这21名美军战俘中第一批返回美国的奥索·贝尔、刘易斯·格里格斯、威廉·科沃特所经历得更加糟糕。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这待遇简直不能再好了

他们刚抵达美国不久就遭遇了三个多月的逮捕关押,即便无罪释放后,也长期处于严密的监视当中。

后来回到美国的斯金纳等战俘也是同样的待遇,比如斯金纳就曾在一年内,多达3次被逮捕,在这种高压恐吓下他意志消沉,只能靠酗酒度日。

甚至还有一个回到美国的战俘被冠以“私通敌人”的罪名判处10年监禁,另一个人以同样的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最后才减刑到20年。

然而那些国内的公知、恨国蛆和不明真相的人,却不断地感慨战后回到国内的志愿军战俘的种种经历,然后不断的夸耀美国人对待回国战俘是何等何等的好。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此人在外网天天大放厥词

2004年一位年过古稀的美国老人在济南去世,像一位普通的中国老人一样,被安葬在济南的一座公墓当中。

从此他再也无法在每年的11月28日和自己的中国妻子和儿孙,团聚庆祝这一天了。

这一天对他而言,不是纪念他被志愿军俘虏而蒙难的日子,而是获得解放迎接新生的日子。

他就是所有美军战俘中真正在中国度过余生,并彻底扎根在中国的“老温”——赞姆斯·乔治·温纳瑞斯。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老温在山东大学当了外语教授

在中国的半个世纪,他娶妻生子,去工厂上班,交中国的朋友,学习并融入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

最后除了外貌和磕磕巴巴的汉语还能被人区别为外国人外,其它方面像喝中国的老白干白酒,抽济南当地的大鸡牌香烟、顿顿吃山东的大馒头等等,他都几乎跟真正的中国人毫无二致。

在那个动乱十年,他曾经遭受冲击,但在总理的保护下得以幸免。

他对中国的爱体现在一言一行上,甚至临终都有一个遗憾没有实现,那就是加入我党。

1953年21名美军士兵誓死定居中国后命运如何?为何想入党却被拒绝

娶妻生子

然而由那个动荡的十年和他保留美国国籍对国际和社会更有利的原因,老温一直没有取得中国国籍,而入党的前提之一是要具备中国国籍,所以“老温”带着这个唯一的遗憾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