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 除夕到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习俗
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等等,春联一般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再配以吉祥的纹饰,烘托了新春的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过年贴对联,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往往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一直延续至今。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除夕的传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年),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年)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烟花,来驱除夕(年)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今夕宴,觥筹交盏
乐共融,情更浓,尔心御寒冬
遥遥之愿,诚与君念
家兴百合,福临安康
虎年大吉喜气扬
虎头扬扬好运来,虎眼圆圆看祥瑞
虎须翘翘钱满园,虎身摆摆业登高
虎尾扫扫体健安,虎声震震尽欢颜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平安、喜乐
幸福、如意
每天都有进步
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年夜饭吧!
HAPPY
NWE YEAR
图文编辑 | 张江龙
责任编辑 | 索之研、邸世雄、何聪聪
出品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五
福
临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