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 除夕到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阖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着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除夕習俗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阖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二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征“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等等,春聯一般都是紅底黑字或者紅底金字,再配以吉祥的紋飾,烘托了新春的喜慶和歡樂的氣氛。過年貼對聯,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習慣,往往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一直延續至今。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并守着“歲火”不讓熄滅,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财富充實。
除夕的傳說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甯,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今夕宴,觥籌交盞
樂共融,情更濃,爾心禦寒冬
遙遙之願,誠與君念
家興百合,福臨安康
虎年大吉喜氣揚
虎頭揚揚好運來,虎眼圓圓看祥瑞
虎須翹翹錢滿園,虎身擺擺業登高
虎尾掃掃體健安,虎聲震震盡歡顔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
平安、喜樂
幸福、如意
每天都有進步
實作自己的小目标!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年夜飯吧!
HAPPY
NWE YEAR
圖文編輯 | 張江龍
責任編輯 | 索之研、邸世雄、何聰聰
出品 | 計算機與資訊工程學院團委
五
福
臨
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