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在古董摊淘获国宝,赚了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俗语有云“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之中,人们对于收藏古董文玩一类的艺术物品非常之热衷,因而催生出了当下火爆不已的古董收藏市场。

古董这一行并不像一般的行业,它的准入门槛极高,需要藏家懂得高超的鉴宝技巧。

因此,一些经常在某些高收视鉴宝节目上登过台的鉴宝专家,成为了决定古董价值的传声筒,同时他们自己也经常去买卖古董来获利。

专家在古董摊淘获国宝,赚了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2010年的一天,知名鉴宝专家王某,一次在江西南昌一处古董地摊上转悠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疑似是刻本的旧书。在征得摊贩的同意后,王某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本旧书来仔细鉴定了一番。

结果,他发现旧书页面上的字迹像极了宋代的篆体字,而书本的纸张也为宋朝的改进手写纸,看不出有造假的痕迹。

“一两黄金一页纸”,正是宋代刻本在收藏市场上的真实写照。

随后,王某经过一番巧舌如簧般的讨价还价,最终以1万元淘获了它。

由于宋代刻本极为罕见,王某也不能百分之百断定买来的这本旧书就是真品,于是又花了2万元找一名权威的专门鉴定古书的专家来求鉴。

对方看后立马眼前一亮,称“这是北宋仁宗景祐年间所编写的官方韵书《礼部韵略》,属于绝对的国宝级文物!”

事后,这名古书鉴宝专家还打算出高价买走王某的这本北宋刻本,无奈对方要价900万而作罢。

4年后在北京的一次大型古董艺术品拍卖行上,王某带来了那本北宋刻本,起拍价便达到了800万。最终,经过中外藏家们的一番激烈竞拍,以2600万的天价成交。除去购买它的成本费、鉴定费和拍卖服务费,王某净赚了2397万,可谓是“一夜暴富”!

专家在古董摊淘获国宝,赚了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然而“树大招风”,北京这次拍卖会拍出的这本北宋刻本惊动了文物局,对方找到鉴宝专家王某后直言“这是国家级罕见古文物,你为何不上交?”

由于买主是来自海外的藏家,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原来,王某卖掉的这本《礼部韵略》北宋刻本,全世界只有两本,而另外一本则藏于日本真福寺,它对于研究北宋王朝的人文、历史和风俗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这不得不说是国家文物界的一大损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