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莫奈与他的花园

印象中,这篇内容最初的大纲还是发在QQ空间里的,如今,QQ空间里早就没内容了。幸好自己留了备稿,趁着假期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

莫奈与他的花园

橘园美术馆

1925年12月6日,莫奈告别人间。

这是他在完成大型壁画《睡莲》后的第二日。

好像生前他就知道自己要走了,就拼命地画啊画啊——好像不少大人物在知晓生命将终前都会爆发惊人地创造性,如乔布斯。在临走前,他终于给这个深爱的世界留下了自己最后一幅伟大的作品。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巴黎的橘园美术馆,就能看到这里收藏的六幅巨型的莫奈睡莲作品。这间小小的美术馆,正是凭借这六件作品,闻名于世。

《睡莲》的景致全都来自莫奈花园,它位于莫奈成名后才迁居的吉维尼小镇(GIVERNY),这里有莫奈自己兴建的花园与水园。

莫奈与他的花园

《日本桥》

除了著名的《睡莲》系列,莫奈还在这里完成了他的《日本桥》系列。

以前曾读过这样的诗,似乎挺符合莫奈和他的花园——

如果我有一个长假,我会带着梦想去远行。

如果我有一个院子,我会在里面种满茉莉。

如果我有一个清晨,我要去触摸露水泥土的芳香。

莫奈被称为印象主义的开创者,他的一生有各种挣扎,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关于光与影的思考。

这是一位会在心爱女人死后,用画笔和颜料画下遗容寄托哀思的艺术家。我从未在其他艺术家的传记中读到如此“惊悚”的场面,其实,我至今也未能真正理解他当时怎么会有如此的举动——虽然以前的有些文章说这是因为深爱,但我觉得这只是表面,或者,作为一位天赋迥异的绘画者,那也算是本能反应了吧。

莫奈与他的花园

《睡莲》系列有好多幅都很大很大,有一面墙那么那么大,这样面积的油画并不算特别多。与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那种教堂抬头上看全是瑰丽的旷世作品不同,像这种大面积的绘画强调的不是神圣与震撼,而是一种宏观视角。

对于绘画和建筑来说,虽然两者都一种强调整体感的东西,建筑物上细节的精细处理要比绘画上的精细处理更易被观察的多。

莫奈的《睡莲》,如果你贴近了看,就是一堆色团。只有站远了看,才能看到睡莲遍池的丰富。

创作《睡莲》时的莫奈,虽然视力已经大不如前,但绘画技巧上的使用已经相当娴熟,色彩的明暗点缀每一抹都极为到位,十分写实——油画么,就是用画笔抹一抹再刮一刮。

莫奈与他的花园

于是,当时一部分“评论家”认为莫奈已经脱离了印象主义中强调的 “意境”,而“沦为”一名现实的转载者。

我不知道这些“评论家”与当年嘲笑印象派的那些人是否是同一群人,亦或者两群人有血缘关系。但不可否认,人们就是喜欢各种颠倒黑白。

此时的莫奈,他的画作远销欧美市场,已经功成名就,他已经不需要理会当年那些恶毒的评论,只需要安静地画自己想画的世界。

莫奈花园,是莫奈自己的心安之乡。

与毕加索这样成名后各种“跨界”、”寻欢“的艺术家不同,莫奈一直在追求宁静与祥和。

莫奈与他的花园

《干草垛》

莫奈并不为大众所知的一套组图是《干草垛》或者《干草堆》,如果说《睡莲》的组图其中任何一幅的复制品,只要挂在墙上就能做个优雅的装饰品,可《干草垛》这样的画面,就显得有点”不那么五颜六色“。

《干草垛》是组图,也就是一个视角下不同时间的场面,如果我们能静下心进行比较,就可以从中感知到同一个事物经历季节变换后呈现出的不同。

试问,如果是你,能安安静静地坐在一堆堆干草垛前,什么都不想不顾,只是安静地快速地画画,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天吗?

至少,我做不到,因为我心不定。

莫奈与他的花园

如果说《日出·印象》 表示着处于事业低潮期的莫奈凭借着年盛肆意描绘一种景致的话,《干草垛》组图则意味着莫奈对于宁静生活的接受与投入,《日本桥》和《睡莲》更是表达了艺术家一种对俗世的厌倦与躲避。

十九世纪90年代,莫奈创作《干草垛》时已经50多岁,对于这样一位已经亲历过人世变迁半个世纪的人来说,当初的激情不是过眼烟云,多半已成为往事,能平静而祥和的状态下继续与光与影对话,成为后半生的所有追求。

平心而论,像莫奈的画作,并没有太多的意象,他只是画出了他看到的,或者是他想让观者看到的。

当我们面对一幅像《睡莲》这样美丽且著名的画作时,如何看这幅画,是每一个观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莫奈与他的花园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闲的人总会希望借助各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各种关于指导人们欣赏画作的书和资料不胜枚举,专业如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通俗如《你一生不可不知的1111幅画》(书名是杜撰的)。

如果想偷懒,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海量的资料爆出,显得一切”尽在掌握“。我想,印象派的兴起与流行,包括现代艺术的诞生,是在提醒我们,欣赏艺术品时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你应该有的感受“。

小时候,我们被逼着背诵各种文言文、现代文的”美丽段落“,可是,我们真正理解它的美吗?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只知其义,不知其味“?以及,至今对有些它的【意义】真的是作者的初心吗?

我想,每一件能传世的艺术品,无论它诞生的主题是什么,它所承载的感受与记忆,与我们初见时的感受与记忆,并不完全相同或相通。法国艺术史学家达尼埃尔 阿拉斯曾有一本书名为《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曾提出一个较为”刻薄“但有趣的观点——”绘画艺术想要昭示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其实并没有看见,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

用关于阅读的偏文艺一些的说法,是这样的——

一开始,你也许会觉得,“我看不懂” or “我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一开始,你也许会觉得,“没有清晰的世界观” or “没有完整的人设”;

一开始,你也许会觉得,“有太多过分夸张的讽刺” and “有太多显得累赘的抒情”;

一开始,你也许会觉得,“逻辑混乱”、“情节复杂”、“不知所云”;

一开始,你会有很多我觉得的“觉得”和我不觉得的“觉得”。

我只是想说,所有的铺陈都不是随便放置的;

我只是想说,所有的对话都不是胡乱堆放的;

我只是想说,这恐怕是一个你从头看到尾才能明白的故事;

我只是想说,这恐怕是一个需要你仔细挖掘才能知晓每个隐喻的故事;

我只是想说,阅读本身就是一段旅程,你可以一直跟随,也可以中途下车。

注:上述这段是我堆叠辞藻“生造”出来的,纯粹为了图(cou)个(zi)乐(shu)。

莫奈与他的花园

我认为,艺术品是没有所谓关于“懂”的标准答案,如果我们把现代文也纳入艺术品范畴,也是适用的。

一件艺术品的意义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我们也不必去揣摩一场雨是否真的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凄凉,艺术品的形状、大小、色彩、新旧、贵重与贫贱、雅致或古怪,艺术家的出名与无名,一系列能引发的你的感受,只有感受才是属于你的标准答案。

我们去欣赏莫奈的画作也好,身处莫奈的花园去感受花花草草的芬芳也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些独特,从别处找寻一些能让自己有共鸣的地方。

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伟大取决于他们被提及的次数,换言之,也就是让你内心有所波动的次数。

莫奈与他的花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