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长行原创丨说好“过年话”(散文)

周长行原创丨说好“过年话”(散文)

说好“过年话”

文/周长行

“过年话”不是虚话,它是人人都想说的大实话;“过年话”不是套话,它是礼义中国的过年规矩;“过年话”更不是废话,它像寓言或神符,一年四季的运程或许都在这“过年话”里。

——题记

笔者的一位朋友几乎每临年关都要到我这里来躲一次“灾”。他说他有一个好说“铺毛”(当地土语)话的亲戚,平时说说罢了,过年串门还是把不着“门”,数落朋友家这不行那不行,专提不热的“壶”,越说越“铺毛”,越说越令人讨厌,沮丧,直到大家不欢而散。大年下,何必呢,惹不起,躲得起!所以每当“臭嘴”登门,朋友就赶紧借故躲到我这里来。他还说,其实“臭嘴”的处境并不好,有这么一张臭嘴能好得起来吗?世上事情就是这样,热衷于嘲笑别人的人,自己可能更糟。这倒是“过年话”的一个反证!

在我老家,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过年打扫卫生,也要把嘴巴打扫干净。一年365天唯有过年这几天全村人要皆大欢喜,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在乎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绝对“净化”语言环境,敬畏禁忌。满村满大街满胡同都是温良恭俭让。不省事的毛孩儿也被大人严格管束着,唯恐乱说“铺毛”话扫了大家的兴,坏了新年好兆头。比如吃年夜饭时,不能说“吃完了”,要说“吃好了”。“完”与“好”仅一字之差,据说却决定一年的运程。万一摔碎了什么东西,不能说伤气话,要说“碎碎(岁岁)平安”。一样话十种说法,为何不捡最吉利的说呢。贴在厨房灶王爷处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那副对联更生动地描绘了“说”的重要性。

在上了年纪的人那里,在民俗专家那里,“过年话”都有一套积累与讲究。它是几千年来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过年话”失传,有的变味,有的被取而代之,如今大部分“过年话”流行在网上了。然而,“想听、动听、爱听、吉利、吉祥、祝福”,仍然是“过年话”的题中应有之义,万变不离其宗矣。

唯“铺毛话”是一种禁忌!想想看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都有自己的痛,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临到过年了,再不把语言环境整干净,再不把“很累”的心抚慰一番,这年还过个什么劲呢?某些时候,特定时刻,说一句好话,胜造七级浮屠。诚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语言就是一种态度。

说白了,“过年话”或许就是专门为中国春节定制的集体心愿、集体期待、集体慰藉、集体祈福!它有成规,约定俗成,也在发展与更新。总之,“过年话”是一年中最温馨可人的音符,它是春天最先开放的“花朵”,正可谓“过年话”报春矣!

因此,在虎年即将来临之际,愿大家说好“过年话”,互相安慰,互相珍重,互相欣赏,互相祝福,把“过年话”作为一件厚礼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让虎年生机与神威在一句句“过年话”里变成现实。

祝您一年比一年过得幸福安康与吉祥!祝天下中国人虎年大展宏图,心中常驻芳华!

(写于2022年1月27日。插图:周长行书写)

周长行原创丨说好“过年话”(散文)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