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将至 年味渐浓
在武宣县东门塘市场的米饼店里
张学和10多名工人
正忙着制作武宣米饼
“家人在三里镇开了作坊,我自己在市场现做现卖米饼有5年了,淡季每天销量有250-300公斤,旺季一天可以卖500公斤。”张学告诉记者,武宣米饼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平时走亲访友,互赠米饼必不可少。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自制米饼供奉神明,祈祷风调雨顺。
工人正在打包米饼。
米饼制作工艺繁杂,经过选米、泡米、晾米、炒米、打粉、煮糖、制馅料七道前期工序后,方可进行打饼等后续工序。
张学家的米饼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如今,他还开发了新品种,做了些小创新,根据不同原料,制作出的米饼颜色也不同,且米饼上有图案,或是文字,或是笑脸等,养眼又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笑脸图案米饼广受欢迎。
新出炉的米饼。
“他们家的米饼清甜幽香、细腻柔糯,我经常来这买,全家老少都喜欢吃,真的很不错。”谈及张学家的米饼,顾客张兰女士赞不绝口。
在武宣,打米饼是过年的传统之一。这是一件全家总动员的工作,男女老幼围在一起,其乐融融,年味浓浓。
工人正在揉粉。
工人正在制作米饼。
2017年11月1日,武宣米饼被列入武宣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在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更是热销到国外。
张学说,以前只有重大节日,才能吃上米饼,现在国家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米饼已成为武宣特色食品的代名词。
武宣米饼获奖。
近年来,米饼生产已发展成为武宣的地方特色产业,米饼也不再是春节独有的应节食品。县城及周边乡镇生产米饼的厂家和作坊已达一定数量规模。米饼产品先后在各种展会上亮相,深得商家和消费者青睐。销售渠道从实体销售到线上销售,应有尽有,想吃随时都可以在超市或商店买到,十分方便。
武宣米饼
家乡味道
过年了
买点回家
内容来源:来宾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