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将至 年味漸濃
在武宣縣東門塘市場的米餅店裡
張學和10多名勞工
正忙着制作武宣米餅
“家人在三裡鎮開了作坊,我自己在市場現做現賣米餅有5年了,淡季每天銷量有250-300公斤,旺季一天可以賣500公斤。”張學告訴記者,武宣米餅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平時走親訪友,互贈米餅必不可少。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會自制米餅供奉神明,祈禱風調雨順。
勞工正在打包米餅。
米餅制作工藝繁雜,經過選米、泡米、晾米、炒米、打粉、煮糖、制餡料七道前期工序後,方可進行打餅等後續工序。
張學家的米餅采用傳統工藝純手工制作,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如今,他還開發了新品種,做了些小創新,根據不同原料,制作出的米餅顔色也不同,且米餅上有圖案,或是文字,或是笑臉等,養眼又美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笑臉圖案米餅廣受歡迎。
新出爐的米餅。
“他們家的米餅清甜幽香、細膩柔糯,我經常來這買,全家老少都喜歡吃,真的很不錯。”談及張學家的米餅,顧客張蘭女士贊不絕口。
在武宣,打米餅是過年的傳統之一。這是一件全家總動員的工作,男女老幼圍在一起,其樂融融,年味濃濃。
勞工正在揉粉。
勞工正在制作米餅。
2017年11月1日,武宣米餅被列入武宣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在全國各地深受消費者歡迎,産品更是熱銷到國外。
張學說,以前隻有重大節日,才能吃上米餅,現在國家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米餅已成為武宣特色食品的代名詞。
武宣米餅獲獎。
近年來,米餅生産已發展成為武宣的地方特色産業,米餅也不再是春節獨有的應節食品。縣城及周邊鄉鎮生産米餅的廠家和作坊已達一定數量規模。米餅産品先後在各種展會上亮相,深得商家和消費者青睐。銷售管道從實體銷售到線上銷售,應有盡有,想吃随時都可以在超市或商店買到,十分友善。
武宣米餅
家鄉味道
過年了
買點回家
内容來源:來賓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