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编者按:中国人对于虎,自古以来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无论是辛弃疾笔下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还是《周易》当中的“云从龙,风从虎”,都把虎的豪气和精神描摹得丝丝入扣。

纵观大陆的画虎历史,是历代画家们苦苦追求而“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得虎之性情”“与虎共忧乐”“以奴仆命风月”而产生情与虎偕、思与虎共,表达情感、共鸣精神的写意史,这大大超越了西方人认识的虎画仅为动物画的范畴。历代不乏爱虎、画虎的丹青高手,千姿百态的虎画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艺术中的虎不是动物标本,而是一种寄情寓意的创造。

画论中称“虎为山兽之君,壮如猫而大如牛。毛黄质而黑章,锯牙钩爪,鬃健而尖,项短鼻齆,眼绿如灯,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确实形象传神。虎为大陆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虎。作为肉食动物,老虎庞大的身躯总是令人望而生畏,于是,古人对虎形成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人们对李存孝、子路、武松、李广等能降伏老虎者倍为推崇,称为“打虎英雄”;另一方面,成语中又不乏对虎的溢美之词,比如虎头虎脑、龙争虎斗、卧虎藏龙、生龙活虎、虎虎生风……在故宫的藏品里,“虎”元素就不少,古代的虎符、玉虎佩饰、虎头帽……说到近现代著名的画虎大师,不得不提到张善孖。张善孖爱虎,自号“虎痴”,人称“虎公”。张大千、张善孖兄弟俩原本住在上海,“一·二八”事变起,沪上战火弥漫,风鹤频惊,于是移居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大风堂”,得以安心作画。除了张善孖,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也有“虎图”。“虎”在千百年前就成为古人的美术创作元素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代名家画中威武霸气的山林之王。

WINTER

艺术欣赏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王命传任虎节 战国时期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辟大夫虎符 战国时期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玉龙形刻刀 商代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玉镂雕虎形剑璏 战国末至西汉初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明 佚名《冬山卧虎图》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明 佚名《内府驺虞图》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明 赵汝殷《风林群虎图》(局部)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齐白石《虎图》纸本设色 年代不详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清 高其佩 《猛虎图》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清 华喦《蜂虎》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清 马负图《虎图》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唐 卢楞伽《六尊者像图册》(局部)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五代 牧溪《墨虎图》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五代 石恪《二祖调心图》(局部)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五代 佚名《醒虎图》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徐悲鸿《骑虎财神像》纸本设色 1943年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元 佚名《虎轴》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张善孖、张大千《松涛雄风》纸本设色 1935年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张善孖《阖家全庆》纸本设色 1939年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张天师降五毒》陕西凤翔年画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宋 佚名《卞庄子刺虎图》

《国画周刊》主编 郑伟斌

【国画周刊】虎虎生威——历代“虎”艺术欣赏

本文选自2022年1月29日《文化艺术报》T02-T03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