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如今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大陆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大陆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车之国”,汽车从刚开始被设计之处单一的代步属性,逐渐地演变成了身份、金钱的象征,对于普通车主而言,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个问题,汽车到底除了代步功能以外,还有什么功能呢?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换个说法,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你“拥有汽车前”和“拥有汽车后”的生活变化和区别到底有多大。世界上最早的汽车是在1826年的英国诞生,时至今日一百多年的历程里,汽车确实改变了整个人类史,也改变了普通人的日常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汽车业内,有一句这样的说法“豪华车和普通车差的只是一小步,但有车和没车可是差了一大步”,那么到底“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接下来我们直接来对比一下吧。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区别一:时间效率上的差异

虽然如今公共交通已经相当完善,公交车、地铁、城轨等多种出行方式提供人们选择,但是大陆公共交通发展虽然快,但依然存在地区差异性,像一二线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覆盖几乎很完善,但来到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还是极其不方便的。

这时候拥有一台汽车的优异性就明显体现出来了,除了上下班不用挤公交、挤地铁换乘以外,就算去郊区也特别方便,对于日常需要跑客户的车主来说,拥有汽车之前和拥有汽车之后,在时间效率存在的区别可不小,每天至少能节省2-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区别二:生活半径的提升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你没车的时候,每天和每周的生活半径就固定在两点一线,除了公司就是家里,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也宁愿宅在家里好过出去玩,想出去玩,近一点的地方又玩腻了,远一点的地方又要坐大巴、高铁甚至飞机出现,实在太不方便了。

但是有车以后,整个生活半径瞬间就得到提升了,从原来的半径5公里瞬间提升到300公里的范围,周末的时候可以一家人开车出行来个周边游,而且还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许多。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区别三:出行变得更灵活了

前面提到的虽然公共交通方便,但是公共交通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能随时随地运营,深夜的时候也有停运的时间,有时候家里人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半夜出门,除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几乎没有其他办法。

但拥有汽车以后,出行时间就不再受限制了,即使在公司加班到深夜也不用担心回家的问题,最重要一点是接下来还有半个月就到了农历新年了,春运即将开始,每年总要拎着大包小包挤高铁飞机也是很不方便的,尤其有小孩的家庭,但拥有汽车以后就变得灵活很多了,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拿再多的行李也不用担心了。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区别四:开销费用提高了

前面三点只是提到“有车后”的优点,事实上,有车以后确实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唯一只有一个缺点就是生活的开销费用提高了,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买车以后意味着不是说花十几万买车款就安心无忧了。

其实买车以后还要面临着保养费、维修费、保险费、停车费、交通违章罚款、燃油费等等费用的支出,这里面还不算新车的折旧费用了,在如今房价高昂的时代,不少人身上还要肩负着房贷和抚养小孩的支出,所以说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其实养一台车还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我们在买车之前也必须清楚知道这一点。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总结:

总而言之,汽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换句话说,汽车真的有必要买吗?

其实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对于日常通勤并不需要汽车,买车只是为了去游玩和为了面子思想的家庭而言,其实买车不仅能改善生活,反而还会成为生活的“负担”,每个月增加徒劳的开销费用。

“没车前”和“有车后”的区别有多大?车主:每一句都说点子上了

但对于日常需要用车通勤的家庭而言,购买一台汽车能够为我们节省时间,虽然开支多了点,但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建议,买车的时候如果没有商务接待或者特殊需求,普通家庭其实没必要过分追求豪车,买8-15万元区间的代步车就足够了,对此大家又是如何认同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和看法吧。

继续阅读